第二天下午,邹静跟家政中心请了半天假,再次来到了“云端意识托管班”。
小张得知她决定给女儿报名后,拿出了一式两份的合同。邹静还是比较谨慎的,自己看合同看得一知半解,就干脆拍照给杨丽晶发过去了。杨丽晶很快就回复了她,说合同没问题,跟她当初签的一模一样。
邹静放了心,提笔就签了自己的名字。本以为这就算报完了名,可一个麻烦却接踵而来。
“邹姐,咱们这个合同是需要父母双方签字的。不着急,您把合同带回家,让若溪爸爸也签个字,明天送孩子来的时候,顺便带过来就行了。”小张笑眯眯地将合同卷成筒状,递给邹静。
邹静却望着那合同,没去接。
“有什么问题吗?”小张问道。
“嗯……”邹静低下头,尴尬地搓了搓手,“我、我跟她爸……离了。现在,我是孩子的监护人。这种情况,我一个人签就行了吧?”
“不好意思啊,邹姐,您也知道,咱们这个托管班么,比较特殊,它涉及到一些高科技的东西。所以呢,按照正规流程,即便是父母离婚了,也需要双方都同意,都签字的。咱们也是尽量避免后期有麻烦。”小张坚持说,“如果孩子父亲在外地,不方便签字,您也可以跟他通个视频,把事情讲清楚,咱们录像留存一下就行。”
邹静叹了口气,最后还是接过了合同。
“算了,他离得不远。我去找他签。”
地铁行驶间,对面车窗外的LEd广告在邹静脸上曳出一道道光影,可她的眼睛却空洞得如同蒙了一层雾。那些她不愿触碰的回忆,也像那一块块广告一样,在脑际穿云而过……
十年前,邹静和徐成从小县城来到省城,在四环外租下个小小的门店,开了家农家乐小饭馆。徐成亲自掌勺,邹静则负责买菜、刷盘子、招待客人。日子虽然辛苦,但却有奔头。
五年后,他们将小店盘了下来,又在附近买了个老破小的房子,落了户口。之后,邹静马上将女儿徐若溪接过来,在省城上了小学。就这样,一家三口,摇身一变都成了省城人。
可日子好起来后,徐成却萌生了一个念头——再要个儿子。他觉得自己这点子家业需要个人来继承。而女儿终究是要嫁人的,是别人家的。只有儿子才算是真正的徐家人。
对于丈夫的这个提议,邹静一开始是反对的。一来,她都三十九岁的高龄了,要孩子哪那么容易?二来,饭店本就人手不够,她再怀孕、生孩子,岂不是要关门歇业了?
而乡下的公婆得知这件事后,也是举双手赞成的。婆婆给邹静打来电话,让她尽管放心,因为她一个远房的婊侄女想要进城打工,正好可以到他们的饭店当服务员。
婆婆说,那孩子手脚利落,头脑也灵光,会说话,会来事,是迎来送往的一把好手。她过去帮忙,邹静就可以安安心心要二胎了。挂断电话前,婆婆还给邹静定了期限,说她一年后就要抱上孙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邹静还怎么反驳?她想着,就先让婆婆这个远房婊侄女过来吧,至少多个帮手。至于要孩子的事,再从长计议。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浑身湿漉漉的赵晓艳走进了农家乐的大门。被雨水浸透的白t恤将她青春、丰满的身体曲线勾勒得一览无余。
于是,一年后,徐成如愿以偿有了儿子,婆婆如愿以偿抱上了孙子。只是,这个孩子,与邹静没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