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荣归(2 / 2)

苏明月安静地坐在姐姐下首,大多时间只是默默用餐,偶尔抬眼望向主位那个耀眼的身影。他身处在权力与名利场的中心,却依旧保持着一种内在的沉静,这与她印象中那个能与她探讨画理、心思细腻的他似乎有些不同,却又奇异地融合在一起。她看到他偶尔投向自己这边的目光,带着询问与关切,心中那份微妙的忐忑便悄然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安定的暖意。

苏玲珑则如鱼得水,穿梭于各席之间,替文远挡酒,与各路人物谈笑,将“慕容提举小姨子”的身份运用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同盟拉拢着关系。

宴至中旬,气氛愈加热烈。文远举杯,面向全场,朗声道:“文远此番能沉冤得雪,重整市舶,离不开在座诸位乡贤亲友的支持,更离不开苏家上下同心协力!此杯,敬大家,亦敬我苏家!愿今后,我等携手,共兴明州商埠,不负圣恩,不负桑梓!”他特意将“苏家”二字咬得清晰,目光扫过苏清婉和苏明月,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共兴明州!不负桑梓!”众人齐声附和,将宴会气氛推向了高潮。

接风宴直至子夜方散。文远虽饮了不少,但眼神依旧清明。他婉拒了众人的相送,只带着常五和两名亲随,踏着清冷的月光,返回苏府。

喧嚣过后,府内一片宁静。他却没有径直回听竹轩,脚步不由自主地转向了听雪小筑的方向。院门虚掩着,仿佛是一种无言的邀请。

他轻轻推门而入。院内,玉兰树下,石桌上温着一壶清茶,两只白瓷杯。苏明月并未睡下,而是披着一件斗篷,坐在石凳上,仰头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明月。听到脚步声,她缓缓回过头来。

四目再次相对,没有了白日的喧嚣与人群的隔阂,只有静谧的庭院和清辉的月光。

“回来了?”她轻声问,声音如同月色般温柔。

“嗯,回来了。”他走到她对面的石凳坐下,感受着这份难得的安宁。

她执起茶壶,为他斟了一杯热茶,动作优雅如画。“宴席间饮了不少酒,喝杯茶解解乏。”

文远接过茶杯,指尖不经意触碰到她微凉的指尖,两人皆是一顿。茶水温热,一股暖流顺着喉咙而下,熨帖着肺腑,也熨帖着那颗历经风波的心。

“这些日子,让你受惊了。”他看着她在月光下愈发清丽的侧脸,低声道。

明月摇了摇头,目光依旧落在茶杯氤氲的热气上:“我没事。倒是你,在杭州……很艰难吧?”她虽在深宅,也能从各方消息和那夜的刺杀中,想象出他所处的险境。

文远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释然:“都过去了。”他顿了顿,从怀中取出一个狭长的锦盒,推到明月面前,“在杭州看到此物,觉得应合你用,便带了回来。”

明月微微一怔,打开锦盒,里面是一支品相极佳的青玉笔管狼毫笔,笔管上刻着疏密有致的竹纹,雅致非常。她眼中闪过一丝惊喜,抬头看他:“这……”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文远看着她,目光深邃,语气温和却坚定,“明月,以前是形势所迫,诸多不得已。往后……我会做得更好。”

他没有明说,但话语中的承诺与情意,已如这月华般,清晰流淌。他不是在以提举的身份施恩,而是在以一个男人的身份,表达他的心意。

明月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脸颊飞起红云,她垂下头,摩挲着温润的笔管,许久,才几不可闻地应了一声:“嗯。”

无需再多言语。月光静静地洒在两人身上,将身影拉长,交织在一处。庭中桂花暗香浮动,秋虫低吟。

在这一刻,荣辱、权势、风波,仿佛都已远去。只有这满院清辉,一盏暖茶,和两颗历经磨难后,逐渐靠近的心。

然而,在这片温馨静谧之下,文远怀中那枚来自归墟的龙珠,却微不可察地轻轻震动了一下,仿佛感应到了某种遥远而熟悉的呼唤。归墟的秘密,与这个时代交织的命运,似乎并未随着蔡京的暂时失势而终结,反而在暗处酝酿着新的波澜。

(第一百二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