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看着那枚眼瞳令牌,心中寒意更盛。她走到被制住的黑衣人面前,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回去告诉你们的主人,苏家,不是他可以随意拿捏的。他要找的东西,不在我这里。若再敢来犯,即便玉石俱焚,苏家也奉陪到底!”
她让人将两名黑衣人丢出府外,并将那枚眼瞳令牌一同扔了出去。这是一种警告,也是一种姿态。
经此一事,府外的眼线果然收敛了许多,至少不敢再如此明目张胆地潜入。
消息很快通过仍在运作的隐秘渠道,传到了被困于杭州公廨的慕容文远耳中。
当文远得知明月竟以自身为饵,设计擒拿刺客,并直面威胁时,心中又是后怕,又是骄傲,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疼。他仿佛能看到,在那个月华如水的夜晚,那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是如何挺直脊梁,以智慧和勇气,守护着他们的家。
“明月……”他喃喃低语,将那份传递消息的纸条紧紧攥在手心。必须尽快结束这里的战斗,回到她身边!
而此刻,他手中已然握有了决胜的筹码!
常五不仅人赃并获,拿到了刘能、杜七私售军粮的铁证,更顺藤摸瓜,查到了隆昌号陈东主与赵谦之间关于瓜分市舶司利益、以及配合构陷文远的密信往来!一条从蔡京党羽 → 周永年\/赵谦 → 隆昌号\/漕帮 → 永丰仓的完整贪腐、构陷链条,已然清晰无比!
文远不再犹豫。他避开周永年的耳目,通过海商同盟的秘密航线,将所有的证物、供词,连同他亲笔所书的、详细陈述蔡京党羽在东南罪行的奏疏,分作三路,一路由常五亲自押送,另两路由绝对可靠之人携带,以不同的方式和路径,直送汴京!目标直指与蔡京素有嫌隙的御史中丞和枢密副使!
他知道,这是孤注一掷。若成功,蔡京必将遭受重创;若失败,则万劫不复。
在等待汴京消息的煎熬日子里,文远并未闲着。 他利用龙珠那日展现的“神异”,以及私售军粮案部分消息的悄然泄露,在杭州民间和商界刻意营造出一种“慕容提举蒙冤,天象亦示警”的舆论氛围。加之他之前整顿市舶司带来的实惠,使得不少商民为其鸣不平,暗流开始向着有利于他的方向涌动。
周永年等人虽察觉不妙,却因军粮案证据可能已送出而投鼠忌器,不敢再对文远采取过激行动,局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持。
这一夜,文远再次站于窗前,望着天边那轮与明州一般无二的明月。
手中摩挲着龙珠,怀中揣着明月冒险送出的纸条,他心中那份归去的渴望,从未如此强烈。
快了,就快了。
待到云开雾散时,便是归期。
(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