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书办,文远看着手中精致的请柬,嘴角泛起一丝冷意。这杭州的水,果然深得很。明日的宴会,恐怕也是一场鸿门宴。
正好,他也想会一会这位杭州的父母官。
次日,华灯初上,文远只带了常五一人,前往知府衙门后宅。
宴会设在一处临水的花厅,布置雅致,丝竹悠扬。除了杭州知府周永年,在座的还有通判、转运司的几位官员,以及……几位本地的豪商巨贾,其中赫然包括了与孔方往来密切的“隆昌号”东主。
周知府年约五旬,面容和善,言谈风趣,对文远极为热情,仿佛真心为他接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看似融洽。
“慕容大人年少有为,深得圣心,未来不可限量啊!”周知府举杯笑道,“这杭州市舶司,以往确是有些积弊,还望大人多多费心,整饬纲纪,也好让我等地方官,沾沾光嘛!”他这话说得圆滑,既点了市舶司的问题,又把责任推给了前任,自己摘得干净。
文远含笑应酬:“知府大人过誉了。文远初来,诸事还需仰仗各位大人提点。整饬积弊,乃分内之事,定当尽力而为。”
这时,那位隆昌号的陈东主笑着插话道:“慕容大人新官上任,想必对市舶事务已有章程?不知对我等商民,可有新的规矩要示下?”他这话带着试探,也隐隐有施压之意。
文远看了他一眼,放下酒杯,语气依旧平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锋芒:“规矩嘛,自然是依朝廷法度行事。公平抽解,严禁夹带,杜绝私相授受。只要守法经营,童叟无欺,市舶司自然保障诸位商路畅通。可若有人想钻营取巧,损公肥私……”他目光扫过在场几位官员和商人,微微一笑,“那就休怪本官,按律办事了。”
他这话软中带硬,既表明了态度,也暗含警告。花厅内的气氛顿时微妙地凝滞了一瞬。周知府脸上的笑容不变,眼神却深邃了几分。那陈东主干笑两声,不再言语。
宴会后半程,便在一种表面和谐、内里各怀心思的氛围中度过。
离开知府衙门,回到公廨,常五忍不住道:“姑爷,那周知府摆明了是和稀泥,那些商人也没安好心!”
文远淡淡道:“无妨。他们试探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经过今晚,他们应该明白,我这个提举,不是来和他们同流合污的。”
他走到书案前,看着那几本旧账册和王姓商人暗中递来的诉状,眼神坚定。
“准备一下,明日,升堂!”
(第一百一十七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