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锦心绣婿 > 第101章 同盟初立

第101章 同盟初立(1 / 2)

望海楼今日冠盖云集。明州城内有头有脸的商户东主、船行把头、乃至一些相关行会的代表,皆应苏家之邀前来,参与这前所未有的“明州海商同盟”首次会盟。楼内喧嚣鼎沸,人声嘈杂,空气中混合着茶香、酒气与各种心思盘算。

慕容文远站在二楼雅阁的窗前,俯瞰着下方济济一堂的人群。他今日一身靛蓝色锦袍,衬得身姿挺拔,虽年轻,但眉宇间那份历经风浪后的沉稳气度,已让人不敢小觑。苏清婉与苏玲珑分坐于内间,并未直接露面,将舞台完全交给了文远。这是信任,亦是考验。

时辰已到,文远走到厅堂正前方的高台上,环视全场。无需高声,他只需抬手虚按,满场的议论声便渐渐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有好奇,有审视,有期待,也有不易察觉的嫉妒与疑虑。

“诸位前辈、同行,”文远开口,声音清朗,不疾不徐,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今日邀各位前来,非为炫耀苏家之势,实为共商我明州海商之前途。”

他开门见山,将如今海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一一剖析:外部有更强大的闽商、粤商竞争,内部有恶性压价、信息闭塞、风险独担等积弊。然后,他抛出了“同盟”的核心构想——信息共享、规则共守、风险共担、利益共赢。

他并未空谈大道理,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方案:组建联合船队以降低护航成本、设立公栈统一与海外大商谈判以提高议价权、建立信用档案杜绝欺诈、甚至提出设立共同基金,用于抚恤海难家属和应对突发危机。

这些举措,每一条都切中当下海商经营的痛点,却又前所未有。台下众人听得时而点头,时而交头接耳,气氛热烈。

然而,总有不合时宜的声音。一位与赵家曾有旧谊的绸缎商孙掌柜站了起来,阴阳怪气道:“苏姑爷高论,听着确实美妙。只是这同盟若成,规矩由谁定?利益又由谁分?莫非最终还是要以苏家马首是瞻,我等皆成附庸不成?”

这话极具煽动性,顿时让一些中小商户露出了担忧之色。

文远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从容不迫地笑了笑:“孙掌柜问得好。同盟非一家之盟,规矩自然由大家共定。我提议,可设立议事会,每家成员依规模和贡献拥有不同议席,重大决策,需超过七成议席同意方可执行。至于利益分配,章程草案中已有明细,按船队入股、货物比例、航线开拓贡献等综合核定,力求公平公正。苏家愿率先公开部分航线与客户资源,以示诚意。”

他话音落下,苏家的一位管事适时将早已备好的章程草案分发给众人。条条款款,清晰明了,极大程度上保障了中小商户的利益。

又有人问及风险:“若同盟船队遇上海盗或风浪,损失如何算?”

文远指向章程中关于共同基金的条款:“这便是基金之用。每位成员按比例缴纳,专款专用,用于补偿不可抗力之损失,使吾等无后顾之忧。”

他应对得体,条理清晰,将可能的质疑一一化解。台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真翻阅章程,眼中放出光来。尤其是当文远“不经意”间透露,已与易卜拉欣等大番商达成优先供应同盟货物的意向,并且泉州方面发现的新航线也将对同盟成员开放时,现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利益当前,无人能够拒绝。先前发难的孙掌柜,在周围一片赞同声中,也只能悻悻坐下。

最终,在绝大多数商户的热烈响应下,“明州海商同盟”正式宣告成立,并推举苏家为首届盟主,慕容文远为总执事,负责日常运作。一场原本可能充满勾心斗角的会议,在文远的主导下,竟进行得出奇顺利。

是夜,苏府设宴庆贺。

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苏老夫人难得精神矍铄地出席了家宴,接受了族人和核心管事们的祝贺。她看着沉稳干练的文远,眼中是毫不掩饰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