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通脉七重(2 / 2)

“果然得取其神,弃其形。”岩耕心中一喜,愈发专注于观察将军的运劲细节。

只见将军探爪后,忽然身形一晃,银白身影如同飘雪般向侧方滑出数尺——这“雪影闪袭”的关键,是狼的四肢均衡受力,后肢蹬地时借地面反冲力,同时前肢轻撑调整方向,才能如此灵巧。

岩耕没有学狼的四足蹬地,而是琢磨着将这股“均衡借力”的巧劲融入步法:他以《三分归元气》调和下肢气血,让脚掌前半段轻贴地面感受反作用力,后半段蹬地时控制力道,配合腰腹微调方向,起初还因发力不均踉跄两步,几次调整后,脚步竟也有了几分“飘雪无痕”的轻盈,滑步时丹田灵力流转更显平稳。

紧接着,将军对着狐肉猛地张口,獠牙咬合的动作带着一股凌厉的风势——“裂风撕咬”靠的是狼颌骨瞬间发力,将全身气血聚于齿间,形成短距爆发。

岩耕虽无獠牙,却从这“气血聚点”的技巧中得到启发:他运转《三分归元气》将分散在四肢的气血,快速向手掌汇聚,对着空气虚握时,掌心竟真的泛起一丝吸力,仿佛能将周围的灵气也“咬”入掌心——这正是把狼的“颌骨聚气”,转化为人类“手掌凝劲”的效果。

最后,将军叼起狐肉,蜷缩起身子将肉护在腹下,耳朵贴背,气息瞬间收敛——“卧云藏锋”的核心是狼的“气血内收”,通过收缩躯干肌肉,让气息藏于脏腑之间。

岩耕盘膝坐下,没有模仿狼的蜷缩姿态,而是以《三分归元气》的“气血沉渊”法门,引导体表躁动的气血缓缓沉入丹田与经脉深处,同时调整呼吸,将散在体外的灵力一并收回。

不过半柱香时间,他便觉浑身气血安稳如潭,连之前练招时的经脉酸胀感,都被这股内收的气血悄悄抚平。

“原来炼气期练这四式,关键是借狼的运劲经验,补人类锻体的短板。”岩耕恍然大悟,这几日他打磨《三分归元气》时,总觉得气血运转不够灵动,如今借鉴将军的“肩腹联动”“均衡借力”“气血聚点”“气血内收”,恰好补上了功法中“肉身不与灵力协同”的缺口。

每模仿完一个招式的运劲技巧,他便给将军递一块妖兽肉作为奖励,一人一狼配合间,岩耕对《三分归元气》的运用愈发纯熟,连肉身的感知都敏锐了几分。

练到暮色渐深,岩耕明显感觉到,丹田的灵力与肉身的气血在《三分归元气》的调和下,竟能相互滋养——之前锻体留下的细微淤塞,在模仿狼的“气血流转”技巧时,被这股协同的力量缓缓化开。

“这才是最大的收获!”他索性取出更多妖兽肉切成小块,又拿出十枚饲灵丸,决定借着这股“技法人融”的势头,冲击通脉七重。

接下来的几天,洞内始终回荡着岩耕的脚步声与“将军”的轻啸。岩耕不再刻意模仿动作,而是专注于将狼的锻体经验与《三分归元气》深度融合:吞食妖兽肉补充气血后,他会借着练“天狼探爪”的肩腹运力,打磨背部与手臂的经脉韧性;

运转功法时,会用“雪影闪袭”的均衡借力,调整下肢气血循环;甚至在吸纳聚灵阵的灵气时,也会以“卧云藏锋”的气血内收,让灵气更易被肉身吸收。

每一次气血沸腾,贴身佩戴的“温脉玉髓”便会配合着释放灵光,舒展紧绷的脉络,而《三分归元气》则像纽带般,将狼的技巧、妖兽的气血、洞府的灵气,牢牢拧成一股提升锻体的力量。

第七天傍晚,岩耕刚以“卧云藏锋”的法门收功,体内气血忽然骤然暴涨,骨骼发出一连串“噼啪”爆响——这是通脉七重的桎梏被打破的征兆!他猛地睁开眼,掌心按在石地上,一股比之前强劲数倍的气息从体内散开,连周围的灵气旋涡都晃动了几分。“通脉七重,成了!”

“呼……”岩耕长舒一口气,活动四肢时,只觉每一寸肌肉都充满爆发力,经脉也比之前宽阔了近半——这正是借狼的锻体经验,佐以《三分归元气》,才有的突破效果。

他取出族长补尝给的“清脉丹”,放入口中,丹药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清凉的药力顺着喉咙滑下,快速溶解着经脉中残留的淤塞,像清道夫般疏通着之前练体留下的细微损伤,而《三分归元气》则顺着药力流转,将这股清凉感传遍全身经脉,让突破后的肉身愈发稳固。

锻体瓶颈已破,经脉淤塞尽除,眼下所有准备皆已就绪,接下来,该专心突破炼气七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