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
都是真的!
一瞬间,朱元璋感觉到自己的世界观,再一次被狠狠地冲击了。
他沉默了许久,才缓缓抬起头,对着李去疾,深深地,深深地鞠了一躬。
“先生,咱……受教了!”
这一躬,是发自肺腑的。
“咱以前,只知道刀枪剑戟,只知道杀伐征战。今天听了先生一席话,才明白,在这刀枪之上,还有一种更强大,更可怕的力量。”
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
“可是……”
朱元璋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恳切。
“可是大明……该如何去用这种力量?”
“该如何将先生所说的这种‘魂’,注入大明的骨血之中!”
“还请先生,教我!”
看着朱元璋那近乎请罪般的姿态,李去疾知道,火候到了。
这位铁血帝王的世界观,已经被彻底敲碎,现在,是时候帮他重塑了。
李去疾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一笑,反问道:
“马大叔,我先问你一个问题。”
“为何千百年来,草原上的狼,总是死死地盯着咱们中原这块肥肉,一有机会就要扑上来咬一口?”
这个问题很简单。
朱元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因为咱们中原富庶,物产丰饶。而草原贫瘠,天寒地冻,牛羊都养不活几只。他们不抢,就得饿死。这是为了活命,是生存的本能!”
“说得好!”
李去疾点了点头,紧接着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那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能想办法,让草原也变得富庶起来?让他们也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有安稳日子过。这样一来,他们不就不必冒着杀头的风险南下了吗?”
话音刚落,一旁的朱棣立刻就炸了毛。
“先生,万万不可!”
他激动地反驳道:“此乃妇人之仁!草原人如狼,喂饱了狼,只会让他们生出更多的狼崽子!等他们人丁兴旺,兵强马壮,只会更有能力南下侵略!到时候,我大明的祸患,岂不是更大?”
朱元璋也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四弟说的没错。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朝历代,都严防死守,不敢资敌,就是这个道理。”
这是这个时代,所有人的共识。
看着他们激烈的反应,李去疾笑了。
他没有反驳,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一直在旁边默默思索的朱标。
朱标与李去疾对视一眼,瞬间领会了大哥的意思。
他上前一步,对着朱元璋和朱棣解释道:
“爹,四弟,你们误会大哥的意思了。”
“大哥说的‘让他们富’,不是白白送钱送粮让他们富。”
“而是……让他们用‘我们的方式’富起来!”
“让他们放弃游牧,学习我们的农耕之法,种我们的种子,收我们的粮食;让他们脱下皮袄,穿上我们织的布匹,我们的丝绸;让他们扔掉帐篷,住进我们这样的房子里;让他们交易,用我们大明的铜钱宝钞!”
李去疾赞许地点了点头,顺着朱标的话,抛出了那最核心,也是最致命的第三个问题。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当一个草原人,他每天种的是大明的种子,吃的是汉人的米饭;身上穿的是江南的丝绸,手里用的是咱们的铁锅;他的孩子,在咱们建的学堂里,读的是《三字经》,学的是孔孟之道;他的一切生活,都与大明密不可分,离开大明,他就活不下去的时候……”
李去疾看着已经目瞪口呆的朱元璋父子,缓缓地,问出了那句如同天雷般炸响的话。
“那个时候……他,还算是一个草原人吗?”
轰隆!
朱元璋的脑子里,仿佛有亿万道雷霆同时炸开!
他瞬间明白了!
他什么都明白了!
军事是打服!让他怕你!
经济是捆绑!让他离不开你!
而文化……
文化是同化!
是从根子上,把他变成我们自己人!
这才是真正的,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的终极阳谋!
然而,一旁的朱棣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后,眉头却又一次紧紧皱起。
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大哥……这……这真的能做到吗?让那些桀骜不驯的狼,学会种地读书?”
李去疾笑了。
(有了!)
(就等你问这个呢!)
他胸有成竹地说道:“当然能做到。”
“同样的,就在历史上,已经有人做到了类似的事情。甚至,他做得比我们设想的还要好。”
“那些被他征服的西南蛮夷,并没有完全丢弃他们本来的文化,但他们却心甘情愿地,将那个人,奉为他们世世代代的‘阿祖阿公’!”
“他们主动向汉人的官府交税,甚至自愿加入汉人的军队,组成了一支骁勇善战,威震天下的精锐部队——”
“无当飞军!”
无当飞军!
这四个字一出,朱元璋父子几人都是心头一震。
他们当然知道这支军队,也知道这支军队的主人是谁。
“先生说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没错。”
“可你们知道,诸葛丞相是如何做到这些事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都摇了摇头。
史书上,对此只有寥寥几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