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271章 番薯土豆真正的优势!

第271章 番薯土豆真正的优势!(2 / 2)

(想通了?别急啊,我这儿的dLc还没放完呢。)

他状似无意地再次叹了口气,语气里充满了遗憾。

“可惜啊,这次王胖子出海,船小人少,不敢前往更远的地方,只能去吕宋,只能找来这番薯。”

“要是能把另一种神物也带回来,那才叫真正的天随人愿。”

朱元璋心里猛地一跳!

刚刚才被自己强行按下去的念头,瞬间又死灰复燃,而且烧得比之前更旺!

另一种神物?!

他几乎是本能地追问:“那是什么?”

李去疾点了点头,用一种充满向往的语气说道:

“名字之前也和你说过,那玩意儿叫土豆。”

朱元璋的脑子飞速转动,想起了。

当初李先生确实提过,这世上还有一种神物,名叫土豆。

只是那玩意儿在另一片大陆,要跨过一片叫“太平洋”的无垠大海才能找到。

以大明的实力,不是做不到,但要耗费的人力物力,简直是个无底洞。

若是没有足够的回报,那定然是得不偿失。

可如今,知道了番薯的厉害,朱元璋的心思彻底活泛了。

如果那土豆,也是番薯这样的神物,还能当主粮,别说跨过一片海,就是把天捅个窟窿,咱也得去把它掏回来!

他喉结滚动,咽了口唾沫,急切地问道:“那土豆……能当主粮吃?”

李去疾点了点头,语气肯定。

“土豆没什么甜味,但口感扎实,吃下去不烧心,不反酸。能当配菜,更能每天当饭吃。”

朱元璋那颗刚刚沉下去的心,猛地又浮了上来,脸上刚褪去的红光再次泛起。

能当主粮!好!太好了!

结果,他这口气还没松完,就听见李去疾又来了个熟悉的转折。

“但是……”

朱元璋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娘的,又来!

现在一听见先生说“但是”这两个字,心就发慌!

“土豆目前的亩产,只能说未来可期。”

李去疾没理会朱元璋那便秘似的表情,继续说道,“眼下,也就和水稻小麦差不多。”

“啥?”

朱元璋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和水稻小麦差不多?

那咱费那么大劲,冒着船毁人亡的风险,跨过那什么“太平洋”,就为了弄回来一个产量和咱们自家粮食差不多的玩意儿?

那不是脱了裤子放屁吗!

大明已经有水稻小麦了,如今又多了能在劣田里亩产千斤的番薯,这土豆……岂不就是个鸡肋?

李去疾见到朱元璋的表情,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想法。

“马大叔,别着急,眼光要放长远些。”

“土豆的潜力,远比你想的要大。”

“只要用上‘科学种植法’,进行持续的选种、育种,土豆将来的产量,迟早能达到甚至超越番薯。”

“最关键的是,它不光跟番薯一样耐旱耐瘠薄……”

李去疾说到这里,顿了一下,转头望向了北方的天空,那目光仿佛穿透了层层云霭,看到了极北的苦寒之地。

他的声音,也随之变得悠远而深邃。

“它还更抗寒!”

“大明北方那些苦寒之地,连番薯都可能种不活的地方,它都能长!而且会长得更好!”

抗寒?!

这两个字,像是一道九天惊雷,狠狠劈在了朱元璋的天灵盖上!

他整个人都僵住了,脑子里“嗡”的一声,一片空白!

北平!

大宁!

辽东!

那些个一入冬就大雪封山,寸草不生,戍边军士的大部分口粮都得从南方千里迢迢运过去,耗费无数民脂民膏的苦寒之地!

那些个他朱元璋想彻底纳入版图,却因为粮食问题而始终力不从心的边陲塞外!

这一瞬间,朱元璋的呼吸都停了。

他猛然意识到,土豆, 是一把钥匙!

一把能为大明,打开北境万里疆土的黄金钥匙!

要是在那些苦寒之地,那些不毛之地,连番薯都可能种不活的地方……都种上土豆!

这已经不是能不能填饱肚子的问题了!

这是能让大明铁骑,彻底踏平漠北,永绝后患的根基!

朱元璋的脸涨得通红,不是气的,是亢奋的!

他背着手,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老虎,在田埂上焦躁地来回踱步,脚下的泥土被他踩得结结实实。

嘴里念念有词,一会儿嘟囔着“抗寒”,一会儿又冒出“北平”、“辽东”之类的词。

那双眼睛里,闪烁着一种骇人的光芒,像是一匹几天没吃东西刚见到肉的饿狼。

李去疾看着他这副魔怔了的样子,一时间竟有些莫名其妙。

不是已经见识过番薯了吗?

现在提到土豆,至于激动成这样?

他捅了捅身边的朱标,压低声音问道:“老二,你爹这是怎么了?受什么刺激了?”

朱标也一脸茫然地挠了挠头。

他也知道土豆的价值,可父皇这反应,未免也太大了点,就跟捡了半壁江山似的。

“我……我也不知道啊。”

只有马皇后,看着丈夫那副模样,很快就理解了他的想法,眼神里流露出一丝了然。

她轻轻上前,拉住了朱元璋的胳膊,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

“老爷,你这是做什么。”

“先生说的那土豆,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八字都没一撇的事。”

朱元璋这才猛地回过神,停下了脚步。

他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但那股子兴奋劲儿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土豆……抗寒!耐旱!耐瘠薄!

这些个词,在他脑子里转个不停!

有了土豆,

大明的戍边军士,将来可以在更北边的苦寒之地,种出军粮!甚至自给自足!

从江南转运粮草到北境那天文数字般的耗费,不知可以省下多少!

省下来的钱粮,能做什么?

能多养好几万兵!

能把骑兵的战马喂得膘肥体壮!

能让大明的边防线,再往北推进几百里!

这何止是祥瑞了,这是国之利器!

等不及!

真是一刻也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