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被误认仙人,老朱求我改国运 > 第270章 主动内卷的四兄弟!

第270章 主动内卷的四兄弟!(2 / 2)

他没有直接回答。

反而,他慢悠悠地抛出了一个问题。

“马大叔,我先问您一个事儿。”

“同一块地,用同一种子,让两个不同的人来种,最后的收成能一样吗?”

“哈?”

朱元璋整个人一愣。

他脑子里已经搭好了戏台,摆好了香案,就等着神仙显灵给个准信儿了。

结果你倒好,直接把戏台子给掀了,反过来问他一个田间地头老农都知道的问题。

这巨大的落差,让他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但他从小到大的种地经验已经成了本能,几乎是脱口而出。

“那肯定不一样啊!”

朱元璋的声音又急又快,像是在扞卫自己最后的专业领域。

“种地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去了!有的人晓得深耕,有的人就懂得浅种;有的人浇水勤,有的人懒得动弹;除草精不精,施肥到不到位,差一步,那收成就差远了!”

话音刚落,朱元璋自己就僵住了。

坏了!

被带沟里去了!

咱是来问你番薯产量的,你怎么跟咱聊起种地技术了?

朱元璋心里急得抓耳挠腮,跟有几百只蚂蚁在爬似的。

可他偏偏又不敢催。

眼前这个年轻人,总能用最平淡的语气,说出最颠覆三观的话。

他现在是真怕了,生怕自己一句话说错,这天大的祥瑞就飞了。

李去疾满意地点了点头,抓住了朱元璋刚才的话头,顺势展开。

“马大叔您说得对。”

“所以,‘亩产数千斤’,它不是一个固定的数。”

“它是一个……理论上的最高值。”

李去疾顿了顿,抛出了一个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陌生的词汇。

“想要达到这个最高值,就得用上一套完整的方法,我管这个叫——‘科学种植法’。”

“科学……种植法?”

朱元璋喃喃地重复着这五个字,每个字他都认识,但连在一起,他发现自己一个字都不懂了。

李去疾也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自顾自地解释起来。

“万物生长,无非就是那几样东西:阳光、水分、土壤里的养分。”

“咱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东西,用最合适的法子,不多不少地给到这番薯。”

“什么时候该浇水,一次浇多少;什么时候该松土,土要松多深;地里缺什么养分,咱们就给它补什么;长了虫子,咱们就得想办法治虫子。”

“把每一步都做到最好,让它从头到尾都长得舒舒服服,没有任何烦恼,那它的产量,自然就能逼近那个最高的上限。”

一番话,说得不快不慢。

可听在朱元璋的耳朵里,不亚于晴天霹雳!

他有些懵了。

他们原以为,这“祥瑞”是神仙点化,是老天爷开眼,是自带光环的神物,只要往地里一种,就能自己长出几千斤来。

可现在李去疾告诉他们,不是的。

神物,也得讲“科学”?

朱元璋的脑子嗡嗡作响。

他种了一辈子地,当然也知道要浇水、要除草、要施肥。

可在他看来,那些都是经验,是手艺,是“看天吃饭”的一部分。

今天多浇点,明天少浇点,全凭经验和手感。

可按照李去疾这套“科学种植法”,要把这些零散的、模糊的经验,变成了一套清晰的、成体系的、可以控制的……方法论!

这一刻,朱元璋感觉自己从小到大的种地经验,在这套理论面前,是那么的原始,那么的零散,那么的不值一提。

李去疾没有理会几个人呆若木鸡的样子。

他伸手指了指远处,那几块被耕耘过的田地,话锋一转,继续给这滚烫的气氛降温。

“当然,理论是理论。”

“这番薯,毕竟不是咱们中原的作物,是王胖子从海外吕宋那地方九死一生带回来的。”

“它到底喜不喜欢咱们大明这片土地,脾气合不合,水土服不服,谁也说不准。”

“所以啊,我才让马二、马三他们几个亲手种一种,试试看。”

“只有自己亲手种出来,得到的数据,那才是最准的。”

朱元璋刚刚被“科学”二字震得七荤八素,还没回过神来,又被这盆冷水浇得一个激灵。

他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凉了半截。

啥意思?

听先生这口气,是说这玩意儿可能会水土不服?

潜台词不就是:这玩意儿产量可能不行!

那所谓的“亩产数千斤”,岂不就是个画出来的大饼?

搞了半天,还是空欢喜一场?

巨大的失落感,瞬间淹没了朱元璋。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马上要溺死的人,好不容易看到一根救命稻草,结果发现那稻草是画在水面上的。

就在朱元璋一颗心直往下沉,马皇后和朱标都准备开口安慰他的时候。

李去疾又慢悠悠地补上了一句。

“但是……”

朱元璋打了个激灵!

来了来了!李先生的“但是”!

“这番薯有个最大的优点,就是命硬,不挑食。”

“适应力强得很。”

“我估摸着,就算它刚来咱们这儿,有点水土不服,心情不太好,产量打个折扣,但只要照料得好,锄草除虫,偶尔浇水……”

他伸出一根手指头。

“一千斤打底,还是没问题的。”

“!!!”

朱元璋的眼睛,猛地瞪圆了!

刚刚坠入冰窖的心,瞬间被扔进了火山里!

一千斤!

打底?!

这玩意儿,就算水土不服,产量打骨折,亩产都还能有一千斤?!

是水稻小麦的两三倍!

这是什么神仙玩意儿!

朱元璋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起来,他死死地盯住李去疾,捕捉到了那句话里最关键的两个字。

“打底?”

他声音嘶哑地追问,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先生的意思是……它真的……真的能达到数千斤?!”

李去疾看着他那副样子,终于不再卖关子,微笑着点了点头。

“能。”

一个字,重如泰山!

然后,他指着远处那几块地,继续说道:

“而且,番薯真正的潜力,还不仅仅是产量高。”

“马大叔,你仔细看看那几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