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又收到一份来自江宁的密报。
这次的密报来自袁凯。
他脸上的表情,也从最初的震惊,到狂喜,再到现在的……一脸感叹。
“妹子,你快看,你快看。”
朱元璋把密报递给马皇后,指着上面的一段话,有些感慨着说道:
“先生说了,要‘名正言顺,水到渠成’。”
“这话说的好呀,更厉害的是先生的做法。”
“先办钱家,让钱家身败名裂。”
“再审私兵,抓住朱亮祖那厮的死穴。”
“最后,再把选择题摆在他面前,让他自己选死法。”
朱元璋一拍大腿,赞不绝口。
“杀人诛心,杀人还要诛心。”
“这手段,比直接砍了他还让他难受。”
“咱一直头疼怎么收拾这帮骄兵悍将,怕动静大了寒了人心,动静小了又跟挠痒痒似的。”
“先生这法子,好啊。”
“咱甚至都不用亲自下场,就把刀递到朱亮祖自己手上了,让他自己往身上割肉。”
马皇后看着自家男人那副感慨的样子,也是露出姨母笑。
她接过密报,细细看了一遍,那双温柔的眸子里,也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重八,先生这一手,确实是滴水不漏。”
“他这是在帮你啊。”
“帮你用最小的代价,敲打那些骄兵悍将,重新树立皇权的威严。”
“更是帮你,把‘法’这杆大旗,给稳稳地立起来。”
朱元璋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现在心里那叫一个通透。
之前,他还担心,直接办了朱亮祖,会引起武将集团的不满。
可现在,按照李先生的这个剧本走,谁敢不满?
他手下的那些私兵,是死在“军法”上的。
他那个亲戚钱家,是死在“民法”上的。
你朱亮祖,占着哪条理了?
他朱亮祖要是继续胡搅蛮缠,不肯顺着台阶走下来,那就会死在“国法”上。
到时候,别说那些武将了,就是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得拍手称快,称颂他朱元璋“圣明”,称颂大明“法度森严”。
名声,威望,里子,面子……
全都有了。
“好,好啊。”
朱元璋越想越兴奋,在殿里来回踱步。
“就按先生说的办。”
“传旨。”
“命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立刻成立三司联合专案组,由袁凯挂帅,全权督办江宁谋逆大案。”
“告诉他们,给咱往死里查。”
“不管查到谁,涉及到谁,一概不准徇私,一概不准包庇。”
“咱倒要看看,这大明天下,还有谁,敢比咱的王法还大。”
朱元璋说到最后,眼中寒光一闪,那股开国帝王的霸气,展露无遗。
马皇后看着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她知道,经过李先生这一次“点化”,自家男人的帝王心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他正在从一个只相信武力的“马上皇帝”,向一个真正懂得权谋的“守成之君”蜕变。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远在江宁县的,神秘的转世仙人。
“对了,重八。”
马皇后像是想起了什么,忽然问道。
“你给亮祖下的那道‘闭门思过’的旨意,他接了吗?”
朱元璋闻言,脸上的霸气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幸灾乐祸的坏笑。
“接了。”
“咱派去的人回报说,那老小子当时正准备进宫告御状呢,结果被圣旨堵在了门口。”
“当时那张脸啊,啧啧啧,跟吃了三斤黄连似的,别提多精彩了。”
朱元璋说着,自己都乐了。
他虽然让朱亮祖本人禁足,闭门思过,但没有限制朱亮祖府上其他人的行动。
朱亮祖肯定会知道外界的消息。
他几乎能想象到,朱亮祖在接到圣旨,又得知自己派出去的人全军覆没之后,会是怎样一副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的憋屈模样。
爽。
太爽了。
这口气,憋了好多年了,今天总算是出了。
“你呀。”
马皇后无奈地摇了摇头,但也知道,这是朱元璋在借机敲打那些功高震主的兄弟。
就在这时。
一个太监,又捧着一封火漆密报,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陛下,应天府,永嘉侯府急报。”
朱元璋眉头一挑。
哦?
那老小子,这么快就又有动静了?
是准备负荆请罪啊,还是准备破罐子破摔,跟咱硬刚到底?
他饶有兴致地接过密报,拆开一看。
只一眼,他脸上的笑容,就变得古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