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真的是这件事!
我当初,就只是为了解决开海禁的难题,随口画了个大饼啊!
你们……
你们居然还真给我把商业计划书给写出来了?!
什么皇股、官股、军股、商股……
他当时就是信口胡诌,提供一个天马行空的思路,本以为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光在朝堂上扯皮都得吵个一年半载。
结果呢?
这才过去多久?
人家连章程草案都给整出来了!
这行动力,简直吓得人头皮发麻!
而且还是皇帝和未来的太子亲自操刀?
这对父子的执行力也太变态了吧!
李去疾强行压下心头的狂澜,目光飞快地扫过章程内容。
总则、股权划分、各方权责、分红机制、监管条例……
一条条,一款款,罗列得清清楚楚,逻辑分明。
虽然有些地方的措辞还略显粗糙,但整个商业帝国的骨架,已经稳稳地立了起来。
而且,其中许多细节,甚至比他当初的设想还要周密!
比如,“官股”部分,明确提出要与官员的品级、职权、绩效考核、任职年限挂钩,形成一套复杂的积分算法,以此来防止某个衙门一家独大。
再比如,“军股”的“忠勇基金”,竟然还设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由皇帝、太子、兵部、户部等多方共管,从制度上杜绝了被挪用的可能。
李去疾越看越是心惊。
这东西,根本不像是朱元璋这种土生土长的古代帝王能搞出来的。
这分明更像……更像是后世某个顶级的cEo,熬了无数个通宵才设计出的完美方案!
难道是……老二?
他下意识地抬眼,看了一眼对面的马大叔。
马大叔正满脸“期待”地看着他,那眼神,活像个刚刚交了满分作业,等着老师盖小红花的小学生。
李去疾心里顿时雪亮。
这份草案,八成就是自家那个“二弟”的手笔。
至少老二肯定是“主编”,控制着这份章程的大方向。
也只有那个被自己用现代商业思想熏陶了许久的老二,才能如此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核心理念,并将其转化为一份切实可行的行动纲领。
这位马大叔肯定也参与了,毕竟当初他全程听完了自己的讲解。
当然,这份章程的泼天功劳,将来注定要落在皇帝和那位大皇子身上。
李去疾最近也听到了风声,等胶东水患彻底平息,大皇子朱标,就要被正式册封为太子。
将来这大明远洋总行,必然是由皇帝和太子亲自监管的国之重器。
这份章程,就是为太子登基铺路,为他积累无上威望的最好工具。
至于马家,更不可能吃亏,皇帝必然许诺了天大的好处。
这,就是政治。
同一战线,从来不只靠口号,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利益捆绑,合作共赢。
李去疾自然不会蠢到去揭穿。
他缓缓合上文书,将其递还给朱元璋,郑重地点了点头。
“不错。”
“陛下与大皇子殿下,高瞻远瞩,思虑周全,这章程的架子,已经立得非常稳了。”
李去疾清了清嗓子,瞬间进入了“总设计师”的角色,派头十足。
“回去告诉陛下,具体推行之前,最好再召集几位信得过的心腹重臣,关起门来,再仔细推敲每一条细节,务必查漏补缺。”
“就像我上次说的那样。”
“这事儿,急不得。”
朱元璋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
“先生说的是!马某一定将先生的话,原封不动地转告陛下!”
得到了李去疾的最终肯定,他心里那块最重的石头,算是彻底落了地。
这感觉,简直不要太美妙!
朱元璋拿余光看向刘伯温。
之间刘伯温像一尊被雷劈过的石像,杵在原地,除了眼珠子还能动,浑身上下都僵了。
朱元璋心里那叫一个美滋滋。
这种感觉,比当初打下整个大都还要舒坦。
他享受着刘伯温那副见了鬼的表情,这可是老刘啊,平日里永远一副智珠在握、稳如老狗的模样,什么时候这么失态过?
在谪仙人先生面前,你这凡间的顶级谋士,也得给我盘着!
不过,装逼归装逼,戏还得演全套。
他看着刘伯温那几乎要冒出火来的求知眼神,知道火候差不多了。
刘伯温嘴唇哆嗦了半天,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那声音干涩得像是秋天的枯叶。
他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
“老爷,能否让老刘我也拜读一下这份……天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