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李去疾颔首,“光亮一闪,雷声才到。这便说明,光,比声音跑得快。这也是一个道理,可以记下。”
朱棡的身子,微不可察地一颤。
人人都知道的现象,可从未有人,将其当成一个“道理”去归纳,去记述。
“那我再问你。”李去疾的语气依旧慵懒,“何种天气,容易打雷?”
“阴天,乌云密布,天气……沉闷。”朱棡竭力运转着自己那颗几乎停摆的大脑,跟上李去疾的思路。
“说得不错。”李去疾赞许道,“那乌云,又是什么?”
“是……水汽?”朱棡不确定地猜测。
“是无数细小的水珠和冰晶。它们在天上飘动,相互摩擦,就像你冬天脱毛皮袄子,能听见‘噼啪’声,若在暗处,还能看见微弱的火花。”
李去疾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那副“每个字都认识但连起来就是天书”的表情,笑了。
“听不懂了,对吗?”
他也不多做解释,只是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茶杯。
“这杯里的水,若是满了,会如何?”
“会溢出来。”这次是朱棣抢答,他反应极快。
“对,溢出来。”李去疾打了个响指,“天上的云,也是一个杯子。”
“这‘杯子’里装的,不是水,是一种你们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
“我称之为,‘电荷’。”
“此物,有正有负,如阴阳,如男女。”
“云在天上飘动摩擦,有些云里的‘电荷’,便越积越多。”
“就像往杯子里倒水,不停地倒,不停地倒,总有倒满的时候。”
“杯子满了,‘电荷’自然就要溢出来。”
“它要去一个‘电荷’少的地方。”
“可能是天上的另一朵云,也可能……是你们脚下的大地。”
“这‘溢’出来的一瞬间,就是你们看到的闪电。”
“而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力’!”
“这股力,是之前云朵摩擦时,一点一滴积攒下来的。”
“因为力量太大,又在瞬间迸发,‘力’和空气摩擦,转化为‘热’,就把周围的空气烧得滚烫,空气受热猛地炸开,发出的巨响,便是你们听到的雷鸣。”
李去疾摊开手,说得云淡风轻,仿佛在描述一件再寻常不过的琐事。
“所以,打雷。”
“不过是天上的杯子满了,水溢出来了而已。”
“你说,这算不算‘格物’的道理?”
院内,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刘伯温、常遇春,连同三个皇子,每一个人的表情,都凝固了,仿佛被真正的雷电劈中了神魂。
他们的大脑,彻底放弃了思考。
杯子……满了?
水……洒了?
那毁天灭地,令帝王都心存敬畏的煌煌天威,到了李先生的口中,竟成了……
竟成了如此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
这比李去疾直接承认自己能召唤雷电,带来的冲击还要恐怖百倍!
召唤雷电,那是神仙的范畴,凡人不懂,只需敬畏。
可现在,李去疾将那层神秘、威严、神圣的外衣,当着他们的面,毫不留情地撕开,把里面的骨架与血肉,掰碎了,揉烂了,喂到了他们嘴边。
这是一种从认知根基处,发起的无情颠覆!
朱棡的嘴唇剧烈地颤抖着,他感觉自己苦读十几年圣贤书所建立起来的整个世界,正在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碾压,粉碎,然后重塑。
“先生……”他的声音干涩沙哑,几乎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学生……还是不明白。”
“摩擦……为何能生出那‘电荷’?”
他抓住了最关键,也是最匪夷所思的一点。
“问得好。”
李去疾笑了。
“空口说理,终是虚妄。”
“我给你们演示一番,你们便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