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像……确实没说。
他当初光顾着画饼,给这群狼崽子找点事干,哪想得到这么细。
“所以呢?”他心里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朱棡的声音,一下子弱了下去。
“所以……这两个月,我们……我们请宋先生,一共清算了三次。”
暖阁里,一片死寂。
常遇春瞪大了眼睛,他虽然听不太懂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但也感觉到了这事儿不简单。
刘伯温则是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他赶紧低下头,脸憋得通红的。
高!
实在是高!
这不就是钻空子吗!
朱元璋那张脸,先是茫然,然后是错愕,最后,变成了一种哭笑不得的酱紫色。
他彻底明白了!
这三个臭小子,居然玩起这套东西!
他们肯定是在某一次清算前,一个人拼命用功,另外两个人就故意犯点小错,送他上第一。
下一次,再换一个人!
这样一来,两个月,三次清算,每个人,都拿了一次头名!
“谁出的主意?”朱元璋咬着后槽牙问道。
三个皇子,“唰”地一下,全都低下了头,谁也不敢看谁。
“好,好,好!”
朱元璋连说了三个“好”字。
“咱的儿子,一个个都出息了!都会动脑子了!”
“这股子聪明劲儿,要是都用在正道上,咱大明的江山,千秋万代都不愁了!”
这话听着是夸,可那屋子里的温度,蹭蹭地往下掉。
三个皇子把头埋得更低了,恨不得当场找条地缝钻进去。
朱元璋看着这三个把小聪明发挥到极致的儿子,又看了看旁边那一脸“我也想去”的刘伯温,和那一脸“救命之恩必须报”的常遇春。
他忽然觉得,这事儿,堵不如疏。
他再拦着,这帮人能把坤宁宫的门槛都给踏平了。
而且……
朱元璋的脑子里,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荒唐的念头,冒了出来。
他看着眼前这一文一武,三个未来的藩王。
这可都是他老朱家,乃至整个大明朝未来的顶梁柱。
李先生那些匪夷所思的学问,那些经天纬地的手段,要是能让他们,都学上那么一星半点……
那他娘的,还北伐个什么劲儿?
直接平推过去就完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心,瞬间变得滚烫。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
“行了!”
这一声,中气十足,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朱元璋站起身,在殿中踱了两步,脸上那股子帝王的霸气,又回来了。
“既然你们一个个都这么想去,咱就成全你们!”
他目光扫过众人。
“都给咱听好了!”
“要去,可以!但不是去游山玩水,更不是去求什么仙法!”
“是去给咱当学生的!是去学本事的!”
“那位李先生的规矩大,脾气也怪。你们到了那里,都得给咱把尾巴夹紧了!”
“谁要是敢在先生面前,摆你们皇子、国公的架子,惊扰了先生,别怪咱回来扒了他的皮!”
这话,主要是说给常遇春和那三个儿子听的。
几个人一听有戏,哪还管什么规矩,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
“儿臣(臣)遵旨!”
朱元璋看着他们那副迫不及待的模样,心里那点恶趣味又冒了上来。
他清了清嗓子,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还有。”
“到了那里,一切都听咱的安排。咱让你们说什么,你们就说什么,让你们扮成什么人,你们就扮成什么人。”
他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都回去准备吧,换身寻常的衣服。”
“明天一早,咱们……出发!”
朱元璋心中,已经开始想象那副画面了。
李去疾的那个小院里。
自己,还是那个平平无奇的马大叔。
大明朝的首席谋士刘伯温,是咱新请的账房先生。
大明朝最猛的将军常遇春,是咱雇的护院头子。
至于那三个皇子……
就说是咱不成器的几个儿子,带来见见世面。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这事儿有意思。
他看着眼前这几个大明朝最顶尖的人物,一个个因为即将见到李先生而激动得满脸通红。
他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
李先生啊李先生,你可得给咱顶住啊!
咱这次给你带过去的,可不是一个两个。
是三个狼崽子,外加一条善于算计的“狐狸”,和一头刚从鬼门关回来的“老虎”!
这阵仗,你那小院子……可别给拆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