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诚,才是最好的办法。
“是。”
朱元璋吐出了一个字。
常遇春的身子,轻微地颤抖了一下,但没有抬头。
朱元璋叹了口气,声音放缓了些。
“咱不是神仙,不知道你会死。”
“是出征前,有一位世外高人,说此次北伐,大胜无疑,但你常遇春命里有一死劫,起因是积劳成疾,气血耗损太过,会在凯旋的路上,忽然得病暴毙而亡。”
朱元璋的声音很平淡,像是在说一件别人的事。
“所以,咱才派了伯温跟着你,让他看着你,别让你那股疯劲儿上来不要命。”
“所以,咱才把太医院的两个大夫塞进了军中,让他们随时准备救你的命。”
朱元璋站起身,走到常遇春面前,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遇春啊,你是咱的臂膀。咱可以没有一座城,没有一块地,但不能没有你们这帮跟着咱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兄弟。”
“只要你能活着,别说让你再也不能上战场,就是让你从此躺在床上,咱也养你一辈子。”
话,是掏心窝子的话。
情,是真真切切的情。
常遇春再也忍不住了。
这个在尸山血海里眉头都不皱一下的汉子,眼眶一红,两行热泪滚了下来。
他猛地后退一步,这一次,朱元璋没能拦住。
“砰!”
一声沉重无比的闷响,常遇春的双膝狠狠砸在坚硬的金砖上,整个暖阁都仿佛为之一震。
他磕了一个响头,额头与地面碰撞的声音,清晰可闻。
“陛下……此乃再造之恩!”
他的声音,彻底哽咽了。
“臣这条命,从此以后,就是陛下的!陛下让臣往东,臣绝不往西!”
朱元璋鼻子一酸,连忙将他扶起。
“起来,快起来!咱兄弟之间,说这些干什么!”
君臣二人,一番真情流露,旁边的刘伯温看得是感慨万千,对那位未曾谋面的李先生,敬畏之心更深了一层。
等情绪平复下来,常遇春擦了擦眼泪,忽然想起了最关键的事。
“陛下,臣……斗胆,还有一个请求。”
“说。”朱元璋以为他要求赏赐,心情大好。
“那位算出臣有此一劫的高人……”常遇春的脸上,露出了和刘伯温之前如出一辙的,那种混杂着敬畏、感激与狂热的神情,“臣……也想见他一面!当面……叩谢他的救命大恩!”
“而且,或许这位高人能治愈臣的病!”
话音落下,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的刘伯温,只见刘伯温也是一脸的震惊,随即,那震惊化为了一股强烈的共鸣和期待,眼神仿佛在说:“陛下,您看!”
朱元璋的头,瞬间大了两圈。
一个刘伯温已经够让他头疼了,现在又来一个常遇春?
一文一武。
大明朝最顶尖的智囊和最锋利的战刀,此刻,用同一种眼神,同一种语气,提出了同一个请求。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两个人,陷入了沉思。
带他们去见李先生?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让他心头一阵古怪。
他几乎能想象到,
就像当初的宋濂,
当常遇春和刘伯温,这两个人中龙凤,知道那位手段通天,救了他们性命的“李先生”,只是江宁县一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甚至有点懒散的年轻商人时,会是怎样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那场面,光是想想,就足够他乐呵半年的。
可是……
怎么带?
继续用“马大叔”的身份?让常遇春假扮护院,刘伯温假扮管家?
朱元璋脑子里瞬间就有了画面。
李先生正跟自家标儿说着什么新鲜玩意儿,这边常遇春五大三粗地戳在门口当门神,那边刘伯温捏着山羊胡在一旁假装算账……
这画面太美,他可能忍不住会笑。
要不要现在就开诚布公,跟李先生摊牌……
朱元璋心里更没底了。
他一想到李先生那副“天塌下来有高个儿顶着,关我屁事”的咸鱼样,就觉得这事儿悬。
万一咱亮明了身份,把他给吓跑了怎么办?
这天下,咱上哪再去找第二个李先生?
朱元璋的脑子里,天人交战,一团乱麻。
他负着手,在暖阁里来回踱步,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刘伯温和常遇春也不敢催,就这么一个站着,一个跪着,眼巴巴地等着。
就在这时。
殿外,那个小黄门又一次快步跑了进来,神色有些古怪。
“启禀陛下!”
“二皇子殿下、三皇子殿下、四皇子殿下,于殿外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