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还说……肥皂、陶罐、石灰,还有后续可能急需的烈酒、棉布口罩,他名下所有工坊,都可以即刻改造,不计成本,全力生产,保证质量和数量。”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是国之栋梁该有的担当!
然而,朱标话锋一转,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细若蚊呐。
“但是……大哥最后说,亲兄弟,明算账。”
“他说,请马大叔……记得结一下账。”
“还有,此次救灾,他功劳甚伟,想请马大叔……替他,向当今圣上讨一份封赏。”
话音,落下。
东暖阁内那温暖得仿佛能化开蜜糖的气氛,瞬间凝固。
朱元璋微微张着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马皇后端着茶杯的手,也停在了半空中,嘴角忍不住上扬,想要笑出声,但被她硬生生憋住了。
父子俩,大眼瞪小眼。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过了好半晌。
“噗……”
朱元璋先是没忍住,发出一声闷笑,紧接着,这笑声便再也压抑不住,化作了酣畅淋漓的、震动整个暖阁的朗声大笑!
“哈哈哈哈!好个李先生!好个李先生啊!”
“每次!每次咱都以为他真是个不食人间烟火、心怀天下的谪仙人!他偏偏就要冷不丁来这么一下,活脱脱一个市井里的财迷!”
他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快飙出来了,指着朱标,对一脸也开始笑起来的马皇后说道:
“妹子,你听听!你听听!这是谪仙人该说的话吗!哈哈?”
嘴上在骂,可他脸上的笑意,却是发自内心的,是卸下了所有防备的,是无比轻松的笑意。
他心里,通透着呢。
李先生若真是那种无欲无求,一心为公,不图任何回报的活圣人,他朱元璋反而要夜不能寐了。
一个无所求的人,最是可怕。
一个有所求,还求得如此坦荡,如此直白的人,才真正让人放心!
更何况,李先生所求的,当真是那点黄白之物?
笑声渐收,朱元璋的眼神,陡然变得无比深邃。
他想起了当初,李去疾献出炼焦法时,不要金银,不要官爵,只要一道旨意,让官营煤炭的价格,永远不要高到寻常百姓买不起的地步。
这一次,他又是开口要钱,又是主动讨赏。
这看似市侩贪婪的表象之下,该是何等的坦荡与格局!
朱元璋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标儿,你回话给李先生。”
他的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郑重。
“钱!朝廷会一文不少地拨付!若是不够,咱的内帑,便是倾家荡产,也给他补齐!”
“至于封赏……”
朱元璋缓缓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那深沉如墨的夜色,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的空间,看到了那片注定要被载入史册的山东大地。
“待北伐功成,山东大疫平定。”
“咱,要亲自为他加封!”
“封……”
朱元璋的声音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像千钧巨石,重重砸下。
“国公!”
这两个字,如惊雷落地。
朱标和马皇后的呼吸,在同一时刻,停滞了一下!
国公!
大明开国至今,除了那些追随他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开国元勋,再无任何一人,能得此旷古殊荣!
他们知道,
此事若传出,朝野必将震动!
朝廷百官只怕挠破头也想不明白,
以一介布衣之身,不临一战,也能登顶人臣之巅?
“不仅如此!”
朱元璋的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帝王决断。
“咱,还要在山东,在所有获救的州、府、县,为他遍立生祠!”
“咱要让他,受尽万家香火!”
朱元璋转过身,眼中燃烧着熊熊烈火,一字一顿地说道。
“咱就是要让我大明的子民,世世代代都给咱记清楚了!”
“救他们性命的,不是那虚无缥缈的满天神佛!”
“是格物!是科学仙法!是李去疾这位……活着的圣人!”
……
次日,天还未大亮,应天府的街巷便响起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数百名小吏,奔赴城中各处,京城各处最显眼的告示墙上,张贴起一份新的黄纸布告。
这些布告前很快聚集了大量围观的人。
衍圣公孔克仁,也人群之中,看着布告上的内容,面色阴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