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这次的事情有什么关系?
刘伯温的声音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仿佛在描绘一幅必胜的画卷。
“皇上,您只需下一道旨意。将这几样东西,悉数划归格物院名下。”
“再让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将军们,都去格物院走一趟,亲眼看看,亲手使用。”
“再放出话去,此次北伐大军的兵甲、利刃,皆由格物院督造!”
“千里窥天镜、火囊云霄辇,也是由格物院供给!”
“陛下想想看,”刘伯温笑了,笑得像只老狐狸,“那些在刀口上舔血的将军们,是信孔夫子的文章,还是信能救他们性命的药、帮他们杀敌的钢刀!”
“读书人不来,咱们不在乎。只要这天下的军心在咱们这边,格物院,就比泰山还稳!”
“只要抓住刀把子,笔杆子就掀不起风浪。”
朱元璋愣住了。
他脑中那团乱麻,仿佛被刘伯温这几句话,用一把快刀,瞬间斩得干干净净。
对啊!
咱跟那帮酸儒辩什么经,论什么道!
咱直接用事实说话!
你们说格物院是歪门邪道,咱就用这歪门邪道,打出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胜仗来!
到时候,看谁的脸疼!
“哈哈哈哈!”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一扫之前的烦闷,放声大笑,“好!好一个刘伯温!不愧是咱的子房!”
他兴奋地站起来,走到刘伯温身边,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
“就照你说的办!咱不仅要让将军们去看,咱还要大张旗鼓地宣扬!咱要让全天下的百姓都知道,咱大明的军威,就是靠格物院这些‘奇技淫巧’撑起来的!”
笑声过后,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到舆图上,那份兴奋,渐渐被一丝凝重取代。
北伐……
他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一件让他寝食难安的事。
李去疾的预言。
北伐非常顺利。
但常遇春,这次北伐有大劫!可能会得病暴毙!
“伯温,”朱元璋的声音沉了下来,“你还记得吧,这次北伐,你也随军出征,为遇春参赞军务。”
“臣自然记得。”
朱元璋转头,死死地盯着刘伯温的眼睛,那眼神里,有托付,有期盼,更有不容拒绝的命令。
“咱知道遇春的脾气,悍不畏死,最喜穷追猛打。你替咱看住他。”
“尤其是在打了胜仗之后,绝不可让他贪功冒进,一定要让他……让他注意身体。”
“臣遵旨”刘伯温微微点头。
他也是知道那个常遇春的预言的。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伯温,咱不跟你说虚的。只要你能让常遇春平平安安地回来,咱给你封爵!”
“封你做诚意伯!”
诚意伯,这是朱元璋早就想好的封号,只是时机未到。此刻,他却毫不犹豫地拿了出来,当成一个筹码。
一个国公的性命,换一个开国县伯的爵位,值了!
然而,出乎朱元璋的意料,刘伯温听完,却缓缓地摇了摇头。
朱元璋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怎么?嫌爵位低了?”
“皇上误会了。”刘伯温躬身一拜,姿态放得极低,“皇上隆恩,臣万死不敢嫌弃。只是这爵位,臣……受之有愧。”
“臣不要爵位。”
朱元璋愣了:“那你想要什么?金银?美女?你只管开口,只要咱给得起!”
刘伯温抬起头,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睛里,此刻却流露出一丝近乎渴望的光。
“臣,别无他求。”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向往。
“只想像宋学士和陶祭酒那样,求皇上一个恩典。”
“让臣,去见一见那位……‘圣贤’。”
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彻底凝固了。
他呆呆地看着刘伯温,看着他那张写满了“向往”和“好奇”的脸,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
又一个!
又一个被那小子勾了魂的!
自己最聪明,最清醒的“子房”刘伯温,也陷进去了!
他看着刘伯温,嘴角扯了扯,想笑,却比哭还难看。
“他娘的……”
一声低低的,充满了无力感的咒骂,在空旷的御书房里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