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驾缓缓驶离工部衙门。
车厢内,朱元璋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脸上的笑意却早已荡然无存。
工坊内那山呼海啸般的崇拜,确实让他一度通体舒坦。
可当那股热潮褪去。
一股无名之火,便从他心底最深处,缓缓升起,越烧越旺。
“妖人……”
王敏功那两个字,像两根淬了毒的钢针,死死钉在他的心口,让他烦闷欲呕。
那位李去疾“仙人”,为给大明送来神物,不惜泄露天机,遭受天谴,也不知如今境况如何。
到头来,换得的却是这帮蠢货一口一个“妖人”的污蔑!
朱元璋的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这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寻常百姓愚昧,听风就是雨,也就罢了。
王敏功,工部侍郎,堂堂朝廷二品大员,怎会也如此没有脑子?
这件事,处处透着古怪。
回到皇宫,朱元璋屏退左右,一言不发,径直去了坤宁宫。
马皇后正拿着针线,细细修补着一件旧披风,见他一脸沉郁地走进来,便放下手中活计,温言道。
“重八,又是哪个不长眼的,惹我们大元帅生气了?”
她亲自倒了杯热茶递过去。
朱元璋接过茶杯,滚烫的温度握在掌心,却驱不散心头的森寒。
他将工坊里发生的事,原原本本说了一遍。
马皇后静静听着,秀眉微蹙,脸上的温婉也渐渐淡去。
“你是说,连工部的侍郎,都在私下里说李先生是‘妖人’?”
“嗯。”朱元璋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咱想不通,他们亲眼见过‘千里窥天镜’的神奇,知道那是能让我大明强盛百年的神物。”
“就算怀疑‘火囊云霄辇’,”
“也不至于要如此诋毁一位对我大明有天大功劳的恩人。”
马皇后沉默片刻,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锐利。
“重八,会不会是有人在故意散播流言,针对李先生?”
朱元璋重重点头。
马皇后轻轻握住朱元璋布满老茧的手,她的手心温暖而柔软。
“此事,不可不防。李仙长于我大明有再造之恩,我们绝不能让他寒了心,更不能让宵小之辈的阴谋得逞。”
朱元璋点了点头,眼中的寒意愈发凌厉。
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在咱的眼皮子底下,动咱的人!
……
第二天。
仅仅一天时间,“天灯载人,遨游九天”的消息,便如一场飓风,席卷了应天府的每一条大街小巷。
茶楼酒肆,勾栏瓦舍,贩夫走卒,妇孺老幼,全都在议论着这件开天辟地的新鲜事。
有的人惊为天人,奔走相告,说这是陛下得天之助,大明国运昌隆的吉兆。
有的人则半信半疑,觉得此事太过匪夷所思,多半是朝廷放出的无稽之谈。
而这股风,也很快倒灌进了戒备森严的皇城。
早朝。
奉天殿内,气氛庄严肃穆,文武百官分列两侧,鸦雀无声。
朱元璋坐上龙椅,冰冷的目光扫过下方。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一个身影便从文官队列中猛然出列,手持玉笏。
“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