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去疾举着包子的手,僵在半空。
他整个人都麻了。
嘴边的勺子还散发着小米粥温润的甜香,可他只觉得一股凉气顺着脊椎骨往上爬。
看看一脸郑重,随时准备撬开他嘴的朱标。
再看看旁边那位目光灼灼的朱元璋。
李去疾沉默了。
他缓缓地将手里的肉包子放回了碟子里。
然后,他用两根手指,轻轻捏住那只递到嘴边的汤勺,坚定而温柔地,将它推开了一点点。
“马大叔,二弟。”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哭笑不得的无奈。
“我……我没事。”
朱元璋语气关切,说道:
“先生不必逞强!”
李去疾眼角抽搐了一下。
看着朱元璋那张写满了“你不要骗我我知道你很虚弱”的脸,就知道任何解释都是苍白的。
跟一个已经自我攻略到极致的脑补帝,是讲不通道理的。
他只能换一种说辞。
“好吧,我听你们的。”
李去疾叹了口气,端起另外一碗小米粥,自己喝了一口。
金黄粘稠的米油顺着喉咙滑下,一股暖意瞬间驱散了腹中的空虚。
他整个人都舒坦了不少。
这顿早饭,就在这样一种诡异而又肃穆的氛围中结束了。
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俩,全程盯着李去疾,看他吃了两个包子,喝完了一碗粥,那眼神,仿佛在监督一件稀世珍宝进行每年一次的保养。
之后,朱元璋和马皇后一行人也吃了早餐,告辞离开,带走了李去疾提供的货物,又把朱标留了下来。
说是以后其他生意,都能通过朱标联系他们。
李去疾对此也没有多想什么。
老二留在他身边,更好能帮他管理各个店铺,他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规划“御蒸汽”的计划。
……
应天府,皇城。
工部衙门内,此刻却不复往日的井然有序。
到处都是一片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混合着木屑与桐油的气味,在闷热的空气中发酵。
几十名工匠围着一个巨大的竹编框架,正满头大汗地进行着最后的加固与蒙皮。
他们眼窝深陷,布满了红血丝,显然已经连轴转了很长时间。
工部尚书单安仁站在一旁,看着那已经初具雏形的吊篮,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昨天下午,都尉府的密探便将几张图纸,如圣物般送到了工部。
紧接着,皇上的口谕就到了。
命工部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的速度,按照图纸造出配套的物件。
于是,整个工部衙门被搅得鸡飞狗跳。
所有工匠都被召集起来,连夜赶工,各级官员,甚至工部尚书也被拉来亲自监工。
工部所有人都忙活了一夜,十分难受。
但旁边就有面无表情的都尉府密探盯着,
谁都不敢偷懒。
“尚书大人,这么搞下去不是个办法啊。”
工部侍郎王敏功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脸上满是愁容。
“为了这么个不知所谓的东西,让整个工部的活计都停了,咱们全部熬鹰似的熬了一夜,已经是怨声载道了。”
单安仁叹了口气,目光扫过那些疲惫不堪的工匠。
“圣意难违,我有什么办法?”
王敏功指着那吊篮,又指了指旁边另一组人正在打造的,一个带着铜管的铁制炉子。
“可这东西……也太匪夷所思了。”
“竹篮载人,”
“可这万一要是……”
他没敢把话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