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不如疏。”
李去疾的声音仿佛带着魔力,每一个字都重重敲在朱元璋的心坎上。
“想要驾驭这股天地暴气,便要先为它修好河道,给它安一个家,再造一个磨盘,将它的力量细细研磨,化为己用。”
“这便是‘御’。”
朱元璋感觉自己的血液都开始沸腾。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
何等朴素,又何等深刻的道理!
这比他听说过的任何玄妙道法,都更让他信服,更让他感觉触手可及!
他急切地追问:“先生所言的‘河道’、‘家’与‘磨盘’,又该是何物?”
李去疾微微一笑,他知道,这位求知欲旺盛的“马大叔”已经彻底上钩了。
他缓缓吐出几个在朱元璋听来,如同上古秘语般的词汇。
“所谓河道,需以金铁为材,铸成脉络,遍布所需之地,是为‘电线’,也叫‘金铁之脉’。”
金铁之脉!
朱元璋在心中咀嚼着这四个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宏伟的画卷。无数金铁铸成的脉络,如同人体的经脉,遍布大地山川,将天威引向四方!
李去疾继续说道:“所谓家,则是造一器皿,用以收纳疏导而来的雷电之气,令其暂存,不至流散,并变得温润稳定。此为‘电容’,也叫‘藏气之瓶’。”
藏气之瓶!
朱元璋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道家传说中那些能收纳风火雷电的宝瓶、葫芦。
原来……原来仙家法宝,竟是可以铸造出来的!
李去疾看着朱元璋那愈发狂热的神情,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至于那磨盘,最为关键。它能将天地蕴含的狂暴的雷电之气聚合收集。”
“此物,便称作‘发电机’,也叫‘转化之炉’。”
“‘转化之炉’将雷电导入‘藏气之瓶’后,再通过‘金铁之脉’输送到目的地,生热、发光,运转器械,无所不能。”
轰!
“金铁之脉”、“藏气之瓶”、“转化之炉”!
这三个词汇,如三道天雷,直直劈在朱元璋的天灵盖上!
他整个人都僵在了原地,双目圆睁,嘴唇微微翕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一生戎马,见过无数奇人异士,听过无数道法玄说。
那些道士谈论的,无非是符水、丹药、吐纳、存思……玄之又玄,却虚无缥缈。
可李去疾所说的,却完全不同!
这是一个何等完整,何等严密,何等……“真实”的体系!
有“大禹治水,堵不如疏”的理论,有路径(金铁之脉),有储存(藏气之瓶),有转化(转化之炉)!
环环相扣,逻辑清晰!
这……这哪里是什么虚无缥缈的仙术!
这分明就是一套可以学,可以造,可以掌握的无上大道!
这一刻,朱元璋恍然大悟。
他看向李去疾的眼神,变得更加敬畏。
这真的是一位……掌握了天地至理,能够改天变地的……仙人!
他甚至忘了自己原本还想问的“海禁”问题。
与这“御雷大道”相比,区区海禁,又算得了什么?
若大明能掌控雷电之力,何愁倭寇不平?何愁天下不定?
到那时,坚船利炮算什么?百万大军又算什么?
只需一道天雷,便可叫万军灰飞烟灭!
等等!
刚才是不是说了“无所不能”!
一念及此,朱元璋只觉得一股难以抑制的狂热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在战栗。
他向前踏出一步,拱手行礼,无比急切地说道:
“先生……”
他的声音嘶哑,充满了敬畏与渴望。
“无所不能……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