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汉家儿女的千古奇耻。
是衣冠南渡的无奈悲歌。
是他朱元璋立誓要扫平胡虏,光复中华的根源之一。
他刚刚熄灭的怒火与豪情,在这一刻被羞辱感重新点燃,熊熊燃烧起来。
“不可能!”
朱元璋一声断喝,声音洪亮!气势磅礴!
他双目圆睁,死死盯着李去疾,一字一句地说道:
“李先生,你太小看咱大明的军队了!”
“咱的雄师,能将蒙元伪帝赶出中都,打得他们远遁漠北,不敢南望!”
“区区一些没了草场的蛮夷,来多少,咱大明军队就杀多少!”
“有大明在,有大明的卫所在,五胡乱华的惨剧,绝不可能重演!”
他一甩袖袍,那股开国皇帝的霸气展露无遗,几个伪装家仆的密探几乎要忍不住跪下。
然而,面对这股滔天的帝王之气,李去疾的反应却很平静。
他没有畏惧,没有退缩,甚至没有争辩。
他只是轻轻地,慢慢地,摇了摇头。
那眼神里,带着一丝怜悯,一丝惋惜。
李去疾在心里赞叹:
不愧是跟随朱元璋开国的贵胄,上过战场的人,气势就是不同凡响。
对自家军队也充满自信。
某种程度上,他确实说的不错。
可惜……
“马大叔,你说的没错。”
李去疾先是认同了朱元璋的话,让后者的怒气稍稍平缓。
“现在的大明军队,尤其是拱卫京师的卫所军,确实是百战精锐,天下无双。”
“可是……”
一个转折,让刚刚缓和的气氛,再次绷紧。
“两百年后呢?”
朱元璋心头一跳,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涌了上来。
“你什么意思?”
其实,朱元璋心里已经明白到的李去疾是什么意思。
他设立的“卫所制度”也有问题!
也会在两百年后爆发!
朱元璋只觉得心脏被揪紧了。
经济之忧。
天灾之患。
如今,连他最引以为傲,作为大明江山基石的军队,也被判了死刑。
朱元璋只觉得眼前一阵天旋地转,脚下的大地似乎都在晃动。
他踉跄了一下,身子一歪。
“爹!”
朱标一步抢上,及时扶住了他。
朱元璋摆了摆手,拍拍朱标的肩膀,重新站稳。
他的脸色如常,但心中有些灰败。
他带着问题而来,以为找到了答案。
却没想到,每一个答案的背后,都好像要牵扯出一个更巨大,更恐怖的深渊。
国库缺钱引出“一世之忧”。
温室大棚对抗不了小冰河。
无敌的卫所军,两百年后也会出问题。
一个又一个,一环扣一环。
仿佛一张早已织好的天罗地网,正缓缓向他的大明王朝收拢。
朱元璋的脑子里嗡嗡作响,无数念头在冲撞,最后只剩下一个绝望的疑问。
怎么……
又来一个?
这天下,大明到底还有多少他没看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