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之宝”!
朱标在一旁适时地解释道。
“大哥,这是我爹娘向皇帝求来的恩典。”
“凭此令牌和文书,你便是我大明第一位皇商。”
“日后,你拿着这金牌和文书,可在我大明任何一处州府畅行无阻。地方官府不但不得刁难,还需提供便利。”
旁边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
还是皇后会办事!
你小子不想当官,行啊,让你当皇商!
当皇商不是做官吧?
不花国库一分钱,就用一个名头,把这小子绑在了咱的船上。
以后他走南闯北赚的钱,可要交不少税,不就等于是在给咱充实内帑吗?
还有他以后做出来新的“仙器”,咱也能名正言顺地收购。
这买卖,划算!
李去疾拿起那份盖着玉玺大印的文书,目光扫过上面的内容,心中掀起一丝波澜。
皇商!
这个在历史上本不该出现在明初的身份,竟然出现在自己身上。
李去疾放下文书,又拿起那块金牌,指尖摩挲着上面冰凉而厚重的“皇商”二字,心中念头飞转。
明朝的国策是重农抑商,执行得极为彻底。
历史上,明朝根本就没有“皇商”这个说法。
看来,自己这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的翅膀,又一次真正影响到这个时代的走向了。
他抬头看向马皇后与朱元璋,有些感慨地说道:
“当今陛下重农抑商,忽视商人重要性,真没想到,两位竟能说动他老人家,为我博得这‘皇商’的位置。”
这话一出,雅间里的气氛有些变了。
谁都能听出来,李去疾对“重农抑商”的政策有些不满。
朱标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果然,旁边正琢磨着怎么开口问“雷电之法”的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淡了。
他拿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幽幽说道:
“李小子,你这话咱不爱听。”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威严。
要是别的商人不满这个国策,朱元璋也懒得搭理。
可这位李去疾,是转世的谪仙人!
这让朱元璋下意识起了好胜之心,希望李去疾认同自己的国策。
朱标想开口圆场,但马皇后微微摇头,制止了朱标。
她知道,堵不如疏。
既然李先生与朱元璋想法不同,那就让他们把话说清楚,让一方服气,免得以后心里都有一根刺。
“商人的重要性?”
“商人逐利,不事生产。他们是附着在百姓身上的水蛭,只会吸血,于国于民,有何益处?抑商,何错之有?”
他每说一句,气势便强盛一分,仿佛有千军万马在他身后咆哮。
锦绣和锦鱼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锦书则是微微皱眉,走到李去疾身后。
然而,直面这股威严的李去疾,却依旧平静。
他本身十分理解这位大叔。
毕竟是跟随朱元璋起家的贵胄,肯定非常崇拜这位大明开国皇帝,对于皇帝政策肯定也全力支持。
就像后世的某些脑残粉,会无条件信任偶像。
不过,泥人也有三分火气!
我就随口感叹一下,你干嘛要搞得这么气势汹汹?
你要是好好说话,我也附和几句,承认自己说错话了,再顺便捧一下皇帝。
可你这么咄咄逼人,把我的侍女都给吓到了,那我就一定要先和你掰扯掰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