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请殿下修行圣人之道(1 / 2)

话音刚落,响起了一阵沉稳却略带急促的脚步声。

马皇后来找朱元璋,是不用通报的。

平时,马皇后也不会在朱元璋处理政务时来打搅。

但是,今天朝会时,很多大臣和太监宫女,都发现朱元璋的状态很不好。

这件事传到了马皇后这里,她知道自己肯定要来看一下了。

朱元璋刚挺直的腰杆,听到这个声音,没来由地就软了半分。

他回头看去,只见马皇后身着一身素雅的常服,提着一个食盒,缓步走了进来,

脸上带着一丝嗔怪,更多的却是掩饰不住的关切。

那双眼睛,却永远是那么的温柔,像是一汪能抚平所有焦躁的清泉。

她的目光先是落在朱元璋布满血丝的眼睛上,又扫过一旁恭敬行礼的朱标,眉头轻轻蹙起。

“我再不来,你们父子俩是不是打算就这么饿死在奉天殿?”

“重八,你处理了一夜政务,今早也没吃饭。”

“标儿,你那么早就赶过来,也没吃早点。”

马皇后的声音里带着责备,但更多的是心疼。

她将食盒放在御案上,打开盖子,一股温热的米粥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标儿,来,陪父皇母后一起吃早点。”

“是,母后。”

朱标恭敬地回应,不由产生几分对母亲的亲近与依赖。

虽然没完全恢复记忆中,但母亲这份温柔与体贴,却如此熟悉。

马皇后盛出三碗白粥,又摆出几碟清淡的小菜。

一家三口,像是普通人家那样,开始一起吃起早饭。

“重八、标儿,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宫里人都说,今天的皇帝十分吓人。”

朱元璋和朱标一边吃着早点,一边将事情简略说了一遍。

马皇后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情绪随着两人的讲述不由地起起落落。

当听到“千里窥天镜”,并亲手把玩时,不由在心里发出惊叹。

当听到“小冰河时期”时,忍不住对大明的未来感到忧心。

但听到“四时长春庐”时,又感觉到几分安心。

当听到“磨刀石”三个字时,看向朱标的眼神里,多了一抹欣慰与骄傲。

待两人都说完,她才缓缓开口:

“两百年后的事,终究是太远了。”

“就算是真的,咱们现在急也急不来。”

“倒是李先生上次说的另外几件事,我这几天心里一直惦记着。”

朱元璋一愣,问道:

“什么事?”

马皇后看向他,认真地说道:

“李先生曾说过,搞海禁、出科举、发宝钞、废丞相制!全部都有错误。”

这话一出,偏殿里的气氛顿时又有些凝滞。

朱元璋刚放松下来的神情,瞬间又绷紧了。

朱元璋眉头一皱,声音也沉了下来:

“妹子……咱承认,那小子真有些仙人手段。”

“科举、宝钞、丞相制就算了,咱现在没做,也不知道有没有做错。”

“可这海禁已经执行了,我看着不是挺好的吗?”

“咱颁布海禁,是为了杜绝倭寇之患!”

“自打实行海禁,东南沿海的倭寇少了多少?福建、浙江的百姓安生了多少?”

“咱大明的海防,省了多大的心力?”

“如今沿海一带,海防稳固,百姓安宁,比起前元不知好了多少!”

“这明明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海禁带来的安稳,是实实在在的。

大明初立,内部尚有许多问题需要梳理,哪有那么多精力去管海外的纷纷扰扰。

关起门来,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咱这做法这有什么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