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想到父亲和冬夏女王还有如此渊源。”藏海说这话的时候是有点感叹,其实刚才回来的路上,他也曾想过。
若是像冬夏女王所言的那样,父亲答应冬夏女王的招安,去冬夏,是不是他们一家就不会遭遇灭门这种事。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他父亲更不会答应去别国生活。
“或许,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刘陵敲了敲桌面开口说道。
相处的时间久了,藏海也能更懂得刘陵的面色,很快就明白她的意思,“确实,现在对赵秉文下手,是个好时候。冬夏女王来访,朝中上下为此忙碌,确实是下手的好时间。”
因为所有人大半的注意力都在冬夏女王一行人身上。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放到这件事上的注意力多了,那么关注那件事的注意力自然会减少。
“那好,正好前期所有的准备也已经七七八八,虽说证据上还有点欠缺,不过问题不大。而且皇帝有的时候要判一个人有罪,是不需要证据的。”藏海想了想,觉得可行。
藏海的行动力不容置疑,他既是点头答应下来,很快也就开始行动起来。
寻了个机会,就把自己收集到的一些证据,呈给皇帝,“……因时间短,臣目前只能收集到这么多,还请陛下过目。”
他上交的证据,其中最要紧的便是一封赵秉文同临淄王来往的书信,其实也没写什么?是太后驾崩的时候,临淄王想让赵秉文帮忙说和一下,让太后同先帝陪葬的事。
还有一份礼品单子。
其实不光是赵秉文,朝堂上,六部的其他尚书侍郎也都有收到过,石一平也有,并且第一时间同皇帝禀告过。
论起来,皇帝其实是知道此事。
但这个时候和那时又不同,皇帝觉得赵秉文留下这封书信,还有藏海提供的礼品单子和曾经赵秉文上禀给他的,是有些不同。
少了一些东西。
这让皇帝更加相信赵秉文和临淄王搅合在一起的事情,自是怒火中烧。
赵秉文果然是辜负了他的看重。
不过眼下冬夏女王在,皇帝不好处置赵秉文,只想着等冬夏女王离去,就开始着手收拾他。
却没想,
计划赶不上变化。
还没等冬夏女王离开,赵秉文就被人状告了,且那人还是在大朝会的时候,敲响了登闻鼓。
‘咚咚咚’的声音,敲得皇帝脸都绿了。
原因简单,丢人。
因为此次大朝会,冬夏女王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