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知否66(2 / 2)

嘴上说着这是仁爱宽厚,但实则就是软弱无能。

刘陵可不讲究这些,‘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这一理论最开始提出来的是汉朝,她的先祖,高祖刘邦,但这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罢了。没有哪一个帝王会当真?

哦,不对也有,她这辈子的亲爹不就当真了吗?

所以,早在数年前,刘陵就已经开始涉足军权,最开始是通过自己的伴读,狄家姐妹,而后就是宁远侯府,到现在的英国公府。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她在军中也有了一定的权柄。

如今她既然已经走到了堂前,开始正式插手朝政,这军队的改革,自是也要提上日程。

本朝的三冗严重,刘陵便打算从冗兵开始着手,而冗费也在悄无声息的改革中,还有冗员,这个在刘陵看来是最好解决,只待她大权在握,到时候,一些不作为,过来混日子,又或者是受家族蒙阴进来等等,都可以找个借口辞掉了。

她这里可不养闲人。

……

刘陵趁着赵祯病重期间,如此的作为,虽说都是好的政策,但他们却看得触目惊心。

因为二公主如此行为,摆明了是又一个大娘娘,而且她可比大娘娘难打发多了。

大娘娘再如何?也是嫁进赵家的媳妇,身上并没有皇家血脉,但二公主可不同,她是官家的亲女,是姓赵的。

保不齐心里早就存了武周之心,而官家无子,说不得也会生出这般心思。毕竟民间若是无子者,家中女儿也是有份继承部分家业。

再不能等。

朝臣们不顾赵祯病情未痊愈,纷纷上奏弹劾刘陵。

不过这些弹劾的奏折,都没有送到赵祯跟前,就已经被刘陵丢到火炉子里,成了灰。

这就罢了。而上折子参奏的官员,每每在参奏的第二日,或是家中儿女子侄,又或者是官员本人,再不然也是族中亲眷,总能够被爆出一两件污糟事。

就是那种不致命,却会让人伤筋动骨,最不济也要疼上好久的。

文人都讲究一个声名风骨,污糟事一爆出来,贬官丢人是小事,累积了一辈子又或者是家中积攒几辈子的清流声名,就算是完了。

几次三番过后,朝堂上,便没有官员敢轻易的多言上奏。

也不知道明明就是身在宫中,这位殿下到底都是从哪里得来的消息?

小秦氏:……

再次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