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宁殿
在赵祯的默认之下,刘陵开始频繁的来往福宁殿,便是朝臣们前来回禀政事的时候,她也不用回避,有时候赵祯也会询问她的意见。
刘陵也不怕,会大方的给出自己的意见。
父女俩如此的行为,立刻就引起了朝臣们的警惕。毕竟大娘娘刘娥当政才过去多少年,他们可不想在出个大娘娘一般的人物,压在他们的头顶上。
因此,消息一传出去,立刻就有言官上奏弹劾,什么大逆不道,插手朝政,牝鸡司晨等等这样的罪名,可以说怎么严重怎么来?统统的都按到了刘陵的身上,不要要求赵祯处罚刘陵不说,还要他也下罪己诏。
毕竟若没有他的允许,二公主也不能出现在他们议论朝政的时候出现,甚至还光明正大的插手。
赵祯现在手里有了不小的实权,对言官的弹劾虽说是生出了些许的怯意,但到底不像是先前时候,一施压他就妥协。
对这些弹劾的折子表示不予理会,想着冷处理。
却没想到朝臣们也是铁了心,从最开始的言官弹劾,到现在上朝时候都有人提起,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
而且问题从开始二公主插手朝政再到又一次的提及立嗣的事情,毕竟在不少朝臣还担心,官家让二公主插手朝政,莫不是存了想要培养一个武周的心思。
这可绝对绝对绝对不行。
因而他们的行事也变得更加强硬起来,想让赵祯如同以往大多数一般妥协。
却没想到,他们这般模样,没让赵祯妥协,反倒是引起了赵祯强烈的逆反心理,就如同多年前,张妼晗去世赵祯要追封其为皇后时候,群臣也是这般全力反对,好像他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祸事一样。
那时赵祯手里虽没有多少实权,最起码比不得现在,但只要他想,他愿意。这不,在和群臣对峙好几个月,到最后还不是如了他的意愿吗?
况且今日事情到这里,已经不是单纯的二公主涉及朝政一事,已经是演变成赵祯和群臣又一次的对抗。
先前多次,多半都是以赵祯妥协为终。
但这次却不一样,赵祯有了顾廷煜的支持,这顾廷煜科举出身,是文官,身后却又天然的站着勋贵武将一脉,有了他的全力支持,赵祯自然也再次有了和文官集团扳手腕的权利。
官家和朝臣们有了争议,使得朝堂上近些天来的气氛凝重无比,让新晋入朝为官的新科进士们,也不由的绷紧了心思,行事不但一个比一个小心,更是谨慎无比,不敢有任何的行差踏错,就怕一个不小心把自己,乃至身后的家族也给牵扯进去。
进而成了双方博弈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