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虽然低调起来,但两子皆中的消息,相互交好的亲戚还是知道的,心中羡慕嫉妒恨不必说,毕竟盛家的两个儿子年纪可都不大,说一句青年俊才绝对不为过。
况且今科的试卷尤其难,盛家两子都还能中,可见才学不斐。
本来是想立刻登门,不过都念着殿试,才没有第一时间过来,但家中贺礼却都已经备好,只等殿试一结束,便立刻登门。
按照以往惯例,殿试是定名次,只要不是犯了错,是不会被刷下来的。
相对于盛家低调的准备儿子的殿试。
齐国公府,平宁郡主不甘心儿子落榜,她一贯心高气傲,儿子才学斐然,她一直以为榜上有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如今落了榜,哪能过去心里的坎儿。憋着一口气,想尽法子打听,想要知道儿子齐衡落榜的原因?
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去问主考官,但如今科举还没结束,都忙着殿试呢。
平宁郡主便是登了门,负责科举的官员,也不敢接,等到彻底结束,卖个好,也可以,但现在科举可还没结束呢。哪能放松?
但凡今天他们敢让平宁郡主进门,后面就立刻有言官弹劾,闹不好,还会被按上一个‘徇私舞弊’的罪名,平宁郡主一介妇人,不明白其中严重,但他们确实知道。
自然不敢接。
平宁郡主心中更气,因实在想不通,都病倒了。
同样也落了榜的顾廷烨,也不消停。
他对自己的才学是信心满满,不然的话,也不敢在父亲顾偃开的面前说下他十之八九都会中的话,但放了榜,他私心里看不起的盛长枫都中了,他却榜上无名,这叫他大受打击,半天都缓不过神来。
尤其是看到那些榜上有名的人,被不少商贾围着,不管年岁,嚷嚷着要把女儿嫁过去。
那一幕看的他心里震惊。
心里倒是有些理解,为什么当年外祖父拼了命的把女儿嫁到宁远侯府,还出了百万嫁妆。
就是能理解,对自己的落榜才更难受?
即便是小厮安慰,说什么年岁不大,下次可以再来?
但一想到顾廷煜科举那是一路顺风,十七岁就成了探花郎,得官家看重,如今不过二十三岁,就已经是正三品兵部侍郎,眼见兵部尚书也上了年岁,没两年怕就要致仕了。
所有人都知道,顾廷煜会是下一任兵部尚书。
但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