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知否22(1 / 2)

“你个小皮猴儿,这是从哪里回来了?伤都还没好呢?就开始乱跑?”

俞昭容在看到刘陵是一蹦一跳的走进来,笑了笑开口问道,“你这是遇到什么好事了?这么高兴呢?”

“姐姐。”刘陵甜甜的喊了一声,“嗯,是遇到了一件很好的事。”

“额?”俞昭容伸手拨了拨刘陵的头发,柔声问道:“什么事?能和姐姐说吗?”

“不能。”刘陵笑眯眯的回答说道,“这是秘密。”

俞昭容本来是顺口一问,不过刘陵拒绝的话,倒是让她有些惊讶,不过她不是那种追根究底的性子。也就没有再多问。

“你这假期只剩下没几日的时间,功课得空也记得温习一下,以免夫子问起的时候,答的磕磕绊绊。”俞昭容开口提醒说道。

刘陵皱了皱鼻子:“才不会呢。女儿可是很聪明的好么?”

“是是是,你最聪明了。哄人尤其能耐。”俞昭容想着前两日官家过来,同她说的话,略一想就知道,定是这个鬼灵精先行提起,不然的话,依照官家的性子,是想不起这样的事,“……把你爹爹哄得都不分东西南北了。”

她这话带了些没好气。

刘陵多聪明的人,一听这话,就知道俞昭容这是知道,自己想要宫权的事。

她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好,她惦记宫权也不是一两日了。

“虽说女孩子大了,学习掌家,管理中馈,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只是若你提起的话,圣人那边怕是要有意见了。”俞昭容并不觉得女儿想要宫权有什么不对,不过她怕圣人不高兴,圣人到底是安平的嫡母,还是要敬着一点。

不然她若是说出了什么对安平不好的话,对安平的名声会有很大影响。

“姐姐无需担心。我既是对爹爹提了,自是做了些准备,不会叫嬢嬢生出不满的。”刘陵上前一步,挽住俞昭容的胳膊,笑眯眯的开口说道,“况且这也不是我先提的,而是魏国大长公主前两日进宫,同爹爹提起的。我不过是在爹爹询问的时候,没有拒绝罢了。”

俞昭容听到刘陵这话,这才放心。

拍了拍她的手:“嗯,那你就跟着圣人好好的学习。”其实这些她也能教导女儿,这几年她也一直都在这么做?现如今合安阁所有的事务也都是安平在打理,做的很是不错。

但合安阁到底小,和女儿将来出嫁要打理的公主府,完全不能比。

“放心吧,姐姐,我会好好学的。”刘陵笑着点头应答下来。

本来就是她好不容易才计划得来,自然会好好学。

……

坤宁殿,

明明是阳光明媚的正午,曹丹姝却一点都不觉得暖和,反倒是觉得浑身发冷。

她知道官家对她只有敬重,并没有多少夫妻之情,她也一直都做好自己皇后的本份,因为张贵妃,她和官家有了些争执,官家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踏进坤宁殿的大门。

今日中午,官家来了。

曹丹姝还是很高兴的,却没想到,官家来不是因为想起她的好。

而是福康和崇庆年岁见长,要学习理家掌事,他才会过来。

更让曹丹姝觉得难受的是,明明官家对她有所图,却还是不愿意软下自己的态度,反倒是先行责备她,觉得她没有尽到嫡母的职责。

怪她不够尽心,甚至还怀疑是她舍不得手中的宫权,才装作不知道。

曹丹姝听得只觉得自己的心都像是被戳了七八个窟窿,不管她如何的自我安慰,还是在流血。

“圣人。”

环儿满脸心疼的看着曹丹姝,只觉得官家太为难人,圣人这样好,他都看不到半分。

“我无事。”曹丹姝到底是世家贵女,心理素质过人,况且官家对她如此态度,她也已经习惯,“去给两位公主传话,请她们明日早些过来。”

“圣人。”

“去吧。”曹丹姝挥了挥手,说话的声音似乎都带了些少气无力。

环儿无法,也只能去了。

她前脚走后,曹丹姝强撑着的表情就再也忍受不住,垮了下来,泪珠子也一点点的滴落,看的董秋和心疼极了。

董秋和的父亲是秀才,不过因接连没考上举人,郁郁而终,随着她父亲的死,家道中落,她卖身进宫。她是个心灵手巧的人,擅长制香,梳头的技巧也十分出众。先前宫中曾经举办过两次比赛,董秋和虽没有拿到头名,但所有人都知道,那是因为张贵妃无理取闹,她实际就是实至名归的赢家。

十四岁的时候,得张茂则的提拔,成了女官,后到了曹丹姝身侧伺候。

曹丹姝仁慈,董秋和年纪又小,便把她当妹妹看,董秋和深感曹丹姝的知遇之恩,也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和伺候曹丹姝。

如今是她最倚重的心腹女官。

“圣人。”董秋和纵然口齿伶俐,但面对如今的境况,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曹丹姝,只能勉励开口,“官家也是有苦衷的,听闻是魏国大长公主进宫,就这件事,同官家说了好一会子,就连前朝的相公们也都有问起。”

曹丹姝知道这是假的,不过听着这话,心里依旧是有些安慰:“魏国大长公主?”

“嗯。”董秋和点点头。

“她好端端的如何就提起这个?”曹丹姝疑惑问道。

董秋和摇头:“不知道,那奴婢去打听一下?”

“倒是不用。”曹丹姝对这位姑母还是了解的,最是个贤良淑德不过的,虽身为公主,却丝毫没有骄纵之色,哪怕驸马犯下大错,她也依旧不计较,甚至处处帮衬驸马,前朝那些言官提起这位公主,就没有不称颂的。

“许是在外的时候,偶然注意到,崇庆前段时间不是出宫了吗?还险些出了事,或许让姑母听到了什么?”曹丹姝开口说道。

她是觉得有几分道理。

而且说起来,就这件事,也是她的错。

徽柔和崇庆确实到了该学掌家理事的年岁,没提,是她的过错,毕竟她是两位公主的嫡母,教导公主,本该就是她的职责之一。

是那些妃嫔们不能比的。

曹丹姝觉得自己心中的郁气,也散了不少。

面色顿时好看了不少。

……

次日,

因接到了曹丹姝的传话,刘陵自是到了坤宁殿。

曹丹姝一向都以贤良淑德标榜,行事上也朝着赵祯学习,也是以宽厚仁慈,除了初一十五外,并不强求后宫娘子们给她请安。

刘陵作为公主,也不是养在曹丹姝膝下,对她的态度也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所以,

基本上都是三五日才去坤宁殿请安。

若是忙了,七八日才去一趟,今日若非曹丹姝传了话,她是不会到坤宁殿来。

在进门的时候,刘陵碰到了福康公主。

两人虽年岁相当,但因为脾气和喜好不同,关系并不亲密。

“大皇姐妆安。”刘陵行礼说道。

“是崇庆。你的伤势可痊愈了?”徽柔轻声问道。

她们姐妹虽不亲密,却也血脉相连,知道她受伤,徽柔还是很挂念的。

“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谢大皇姐关怀。”刘陵也笑着说道。

“对了,你可知道嬢嬢唤我们前来,是有什么事吗?”徽柔说话的声音低了些,“我听姐姐说,好像嬢嬢要教导我们学习理事,毕竟日后我们是要管理公主府的,若是不懂其中门道,会受苦的。”

“这个我倒是不知道,我这段时间养伤,姐姐压着不许我乱跑。日常除了读书外,就连校场,我都没怎么去。”刘陵自然不会告诉徽柔,自己一早就知道,而是有点郁闷的开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