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少年意气(1 / 2)

四位考官又稍坐片刻,接受了几轮敬酒后,便适时地起身离去。他们深知,年轻人们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他们这些“老家伙”在场,反而会让这些少年英才拘束。

果然,随着考官们的离去,鹿鸣宴的气氛陡然变得更加轻松和活跃起来。少了官场上的严肃,多了几分少年人应有的疏狂与意气。

“如此良辰美景,岂可无剑舞助兴?”一位出身军武世家、位列虎榜的魁梧青年大笑起身,他名唤雷震,性如烈火。

只见他拔出腰间佩剑(宴席允许佩戴未开锋的礼仪用剑),纵身跃至场中空地,剑随身走,顿时剑光霍霍,如银蛇乱舞,又似雷霆炸裂,招式大开大合,充满阳刚之美,引得阵阵喝彩。

“雷兄好剑法!小弟不才,愿以笔墨相和!”另一张案几后,一位来自江南水乡、鹤榜中游的儒雅青年徐文谦抚掌笑道。

他长身而起,早有内侍铺开雪白的长卷宣纸,研好浓墨。徐文谦执笔在手,略一沉吟,便笔走龙蛇。

他并非单纯写字作画,而是将自身对水行道法的领悟融入笔锋之中,但见墨迹淋漓,时而如涓涓细流,时而如惊涛骇浪,一幅《大衍江山万里图》竟在笔下隐隐呈现水汽氤氲、波涛暗生之象,仿佛画卷随时可能活过来,引得周围懂行之人大声叫好。

有豪迈的,自然也有清雅的。

不远处,一株古老的月桂树下,一位身着素白衣裙、气质清冷的女子,位列鹤榜前茅的风素影,正轻抚瑶琴。

琴音淙淙,如幽涧寒泉,清冷空灵,却又带着一种抚平躁动的力量,与场中的剑舞豪歌相映成趣,构成奇妙的和谐。

更有人取出洞箫,呜咽之声如泣如诉,诉说游子思乡或壮志未酬;有人以指代笔,凌空书画,灵力凝聚成闪烁的文字或图案,旋即又消散于夜空,如梦似幻;甚至还有精于杂艺者,施展小巧法术,操控着点点灵光如流萤般飞舞,编织出各种吉祥图案,引得众人拍手赞叹。

虞衡坐于鹤榜区域的案几后,看着眼前这百家争鸣、各显神通的场面,心中亦是豪情涌动。

他虽不擅此等技艺,修为也非上等,但此刻身处其中,感受着同龄人的才华横溢与蓬勃朝气,只觉得心胸开阔,往日因出身和修为带来的些许阴霾也一扫而空。

他与身旁几位同样出身普通但跻身鹤榜、鹿榜的学子举杯对饮,交谈甚欢,彼此眼中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坚定。

虞啸卿亦在场中与人高谈阔论,他本就性格张扬,此刻更是意气风发,与几位志同道合者讨论着边关形势与开拓之道,声音洪亮。

而虞青雅则安静地坐在一旁,与几位气质相投的女子低声交谈,偶尔品评一下场中的表演,清冷的面容在宫灯柔和的光线下,也少了几分平日的疏离。

这一刻,鹿鸣苑内,没有了严格的等级界限,没有了家族的藩篱,只有六百少年英才,以他们各自的方式,挥洒着青春的激情与才华,展露着最真实的意气风发。

空气中弥漫着酒香、墨香、花香,交织着琴声、剑鸣、笑语、喝彩,构成了一幅盛大而充满生命力的画卷,铭记在每一个人心中,成为他们踏入仕途前,最珍贵、最肆意的一夜。

……

与此同时,深宫之内,青鸾宫偏殿。

相较于鹿鸣苑的热烈喧嚣,这里依旧保持着惯有的静谧与雅致。夜色已深,殿内只点亮了几盏宫灯,光线昏黄柔和,映照着虞璎沉静秀美的侧脸。

手中拿的正是琼林殿中定下并传达九州的最终四榜详细名单。

当她的目光掠过龙榜、虎榜,最终在鹤榜第九十七的位置上,清晰地看到“青州虞衡”四个字时,一直平稳持着名单的纤指,难以抑制地微微颤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