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只有四位修为至少也在金丹期的重臣尽力收敛后依旧平稳悠长的呼吸声,以及榜单灵光微微流转时发出的、如同清泉滴落玉石般的细微声响。
时间仿佛在此刻凝滞。殿外,值守的金甲侍卫如同雕塑,连殿角铜漏滴下的水珠声都清晰可辨。
良久,天帝姬宸缓缓开口,声音平和,不高不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穿透耳膜、响在四人神魂深处的穿透力与威严:“百里爱卿,宗正,卫卿,南华道人,此次大典,汇聚九州四海八荒之才,事务繁杂,历时弥久,辛苦诸位了。”
四人闻言,连忙微微躬身,动作整齐划一,显示出极高的修为控制力。礼部尚书百里文渊作为主官,代表回道:“臣等分内之事,不敢言辛苦。能为陛下遴选英才,乃臣等荣幸。”
姬宸目光依旧未离榜单,仿佛能透过那些名字看到其背后的努力与潜力,继续道:“六百英才,历经‘经易典籍’考校学问,‘实务问策’磨砺心智,‘问道天梯’验明战力,能留名于此卷之上,已是不易,皆可称我神朝未来之栋梁。”
他的目光在榜单最前列的几个熠熠生辉的名字上略有停留,那光芒也似乎因他的注视而更加明亮了几分,“姜伯安,妫无咎,姜明远,妘文谨……八姓俊杰,家学渊源,根基深厚,确未令人失望。各州郡亦有不少寒门与小族英才,如幽州林业、澜州苏浅雪等,能脱颖而出,更显我神朝抡才之公,气运之盛,甚好。”
百里文渊感受到天帝目光中的询问之意,上前半步,再次拱手,声音沉稳而清晰:“启禀陛下,此榜乃臣等依据考生三轮考核之综合表现,反复斟酌,初步拟定。然,臣等以为,文试可观其学养深浅,幻境可验其临机决断,天梯可考其修为战力,却仍有一项根本,关乎为臣者之品性与器量,非前番考核所能尽显,需陛下圣心亲裁,天威亲鉴。”
天帝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中流露出倾听之意,示意他继续。殿内另外三位考官也微微凝神。
宗正姬怀古,这位掌管皇族事务、辈分极高的老王叔,此刻接口道,声音带着岁月沉淀下的沉稳与力量:“陛下明鉴。此六百人,无论最终名次高低,将来或入朝堂参赞机要,或镇守地方牧守一方,或戍卫边关抗击妖魔,皆需直面天颜,奏对问答。”
“其人之心性是否沉稳坚毅,气度是否从容坦荡,临机应变是否敏捷得体,乃至对陛下、对神朝的忠诚敬畏之心是否纯粹……此等关乎‘臣节’与‘器宇’之处,非纸上文章、秘境模拟或单纯斗法所能尽显。”
“故,老臣与百里尚书、卫侍郎、玄监副商议,一致认为,最终名次,当在明日‘琼林殿奏答’之后,由陛下御览其人气象,亲闻其人所言,再行钦定。”
这是历届抡才大典延续千年不变的惯例,也是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这既是一种无上的恩荣与肯定,也是一种最终的、最直接的、无法作伪的考核。在天帝阴神境界的洞察之下,任何伪装都难以遁形。
姬宸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与了然,他微微颔首,平和而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准卿等所奏。明日辰时三刻,于琼林苑主殿,朕将亲自主持殿前奏答。此榜……”
他目光再次扫过那灵光闪耀、牵动着无数人心的卷轴,“暂定为初榜,即刻公示于众,令所有入选者知晓,亦安天下关注此事之心。最终名次序列,待明日奏答之后,朕览毕众英才之气度言辞,再行最终裁定,颁布天下。”
“臣等遵旨!”四人齐声应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带着一种使命达成的肃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