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联络各方(1 / 2)

首先联系的是与虞族交好、实力与虞族在伯仲之间的“丹阳陈氏”。

陈氏以炼丹术闻名遐迩,族中子弟多擅长木、火属性功法,与虞族的《长春宝篆》等传承颇有互补之处。

他在拜帖中用词客气而不失亲切,表达了虞族已抵达神都、入住栖梧院之意,并附上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单,主要是虞族特产的一些上了年份的灵药、以及姒水深处孕育的“姒水灵珠”,此珠蕴含精纯水灵之气,对于炼丹控火有微妙的辅助之效。

他在帖中委婉提出,希望能在近日择时拜访,共叙两家情谊。

接着,他又给“陇西李氏”和“颍川周氏”分别写了拜帖。李氏族人擅长炼器,尤其精于金、土属性的法器炼制;而颍川周氏则世代钻研阵法,于符箓一道亦有独到之处。这两家都是虞族平日里需要极力交好和倚重的对象。

在给这两家的拜帖中,虞明道除了惯例的客套寒暄和附上符合对方需求的礼单(给李氏的是几种稀有金属矿石,给周氏的是一些品质上佳的制符灵玉),更在字里行间,隐约透露出希望两家子弟在此次大典中,能与虞族子弟相互照应、互通有无、共同进退的意思。这是一种谨慎的联盟试探。

做完这些,窗外天色已近黄昏。神都的夕阳,似乎也比南方多了几分壮烈与肃杀之意。虞明道放下笔,揉了揉有些酸胀的眉心,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依旧锐利。

神都玉京这台庞大的都城,因抡才大典的临近,彻底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每日天光未亮,迎宾苑各处便有无数道遁光升起,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如同逆飞的流星雨,划破黎明前的沉寂,纷纷投向城内那些朱门高户、深宅大院。

空气中原本浓郁平和的灵气,似乎也被这股无形的躁动所搅乱,多了一丝灼热与急切,仿佛每一缕灵气都在传递着某种无声的讯息与期盼。

大长老虞明道修炼经验丰富,知道此刻若一味将子弟们拘在院内苦修,无异于闭门造车,错失良机。

他凭借虞族作为妫姓枝脉的渊源,以及宫中虞璎那位婉仪娘娘带来的些许“皇亲”光环,倒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一些不算顶级、却正合虞族身份的宴饮请柬。

这些邀请,多来自与虞族实力相仿、同在二三流势力中挣扎求存的家族,或是某些远离权力中心却底蕴不俗的州郡望族,乃至一些在野却影响力不容小觑的诸子百家学派、道家名山在神都的别院代表。

虞明道对此精挑细选,并未倾巢而出。通常,他只携带虞青雅、虞啸卿、虞世南这三位公认的嫡系翘楚,偶尔,也会点名让沉稳少言、眼神却透着灵光的虞衡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