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城南一座香火鼎盛、历史悠久的道观“玄都观”专门开辟出的客舍区域中,几位来自不同道门源流的年轻修士则显得更为超然物外。
他们中有来自冀州白云观、气质清冷的清虚道士;有来自终南山楼观台、行事沉稳的玄诚道人;还有一位来自东海三仙岛、精于阵法符箓的散修同道,道号云箓子。
清虚道士手持拂尘,面容平静无波,淡淡道:“我等方外之人,参与此等俗世盛典,一为入红尘历练,打磨道心,验证所学;二也是望能借助朝廷之力,更好地斩妖除魔,护佑一方百姓安宁。至于名次高低,官职大小,倒也无需过分执着,随缘即可。”
旁边那位楼观台的女冠玄静子闻言,嫣然一笑,如幽兰初绽:“清虚师兄心性豁达,道法自然,令人敬佩。不过,若能借此机会,将道家‘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上达天听,或多或少影响朝政,于苍生百姓,于这天地自然,亦是一桩功德。”
除了这儒、道、世家三大主流势力外,更有许多出身地方郡望大族(非上古八姓)的英才,以及诸子百家中颇具特色的传人,如精于机关巧术、土木建设的墨家子弟;擅长纵横捭阖、外交辞令的纵横家传人;通晓律法刑名、主张赏罚分明的法家门徒;甚至还有少数展现出特殊天赋的散修,皆怀揣着各自的理想与野心,摩拳擦掌,欲在这十年一度的神朝盛事中一展所长,搏一个光明前程,实现自身价值。
整个玉京城,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汇聚了神朝年轻一代最顶尖的精英,也汇聚了无数的野心、抱负、算计、恩怨与机遇。
与此同时,时值仲春,姒水之畔的虞族族地笼罩在一片熹微晨光与氤氲灵气之中。古木新芽初绽,灵花含苞待放,连空气中都流淌着草木勃发的生机。
今日,是族中经过数轮比试、文考精心选拔出的优秀子弟启程前往帝都玉京,参加神朝抡才大典的重要日子,亦是虞族年轻一代崭露头角的开端。
族地中央,以整块“青曜石”铺就、铭刻着巨大聚灵与悬浮阵法的“飞星坪”上,一艘长达五十余丈的庞然大物正静静悬浮,离地三丈。
流线型的船身主体呈现出深邃的幽蓝色,乃是以掺入了“空冥晶砂”的百炼精金铸造,阳光下闪烁着冷冽而坚实的光泽。这便是虞族赖以扬名东南、传承近千年的天罡法器——“飞鹤破云”灵舟。
船身两侧,密密麻麻镌刻着繁复无比的风行、御空、避障、隐匿阵法符文,此刻正自发汲取着周围浓郁的天地灵气,发出低沉而富有韵律的嗡鸣,引得周围气流盘旋,形成肉眼可见的细小气旋。
更为神异的是,船底下方,浓郁的云气自发汇聚,如一只无形巨手托举,使得这庞然大物悬浮得稳如磐石。
舟首更雕琢着一只引颈长鸣、展翅欲飞的白鹤神鸟,其双目以“清心灵玉”镶嵌,在灵气灌注下神光熠熠,仿佛随时会活过来,撕裂长空,引领航向。
飞星坪四周,早已聚满了前来送行的族人。德高望重的长老们捋着胡须,对即将远行的子弟投以殷切目光;同辈的年轻人则多是羡慕与祝福,夹杂着些许未能入选的失落;更有许多父母眼含牵挂,细细叮嘱,塞着各种可能用上的丹药、符箓。
气氛庄重热烈,又弥漫着一丝难以割舍的亲情与对未知前程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