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进入葬星谷。这是无法避免的。”
“第二步,进入后,不深入,不按照对方预设的路线前进。我们选择一个易守难攻、视野相对开阔的初始据点(建立开发环境),立刻进行‘环境侦察’(需求调研)。由我、巡冰使斥候、以及擅长阵法或勘探的师兄同时进行,快速收集谷内空间结构、能量节点、可疑布置等关键数据。”
“第三步,基于初步侦察数据,召开简短的‘站会’,快速分析出对方最可能的几个‘功能模块’(陷阱节点、伏兵位置、仪式核心等),并制定接下来一个时辰的‘冲刺任务’——比如,破坏最近的一个陷阱节点,或者清除一侧的暗哨。”
“第四步,执行冲刺任务,快速反馈,再次分析,制定下一个冲刺任务……如此循环。”
张伟总结道:“这样做的核心是快速迭代、小步快跑、持续交付价值(破坏对方布局)。我们不去猜测对方整个庞大的计划,而是像拆解一个复杂系统一样,一点点地破坏它的子模块,打乱它的部署节奏,让它无法顺利运行。同时,我们始终保持团队紧密,不分散,不冒进,将未知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这套战术的核心在于极高的团队协作、信息共享和快速应变能力,恰好契合了巡冰使训练有素、青云宗弟子令行禁止的特点,也充分发挥了张伟自身的“数据分析”优势。
寂灭长老和冰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异和思索。张伟的方案,摒弃了传统的战法思维,更像是一种……基于信息战的、动态的、系统性的拆解战术。虽然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细细想来,却极具针对性,尤其是在这种敌情不明、环境复杂的背景下。
“可葬星谷内空间紊乱,神识受限,如何有效侦察?”一位青云宗执事提出疑问。
“这正是关键。”张伟看向冰皓,“需要巡冰使道友的寒冰灵力,以及……洛师兄刚刚获得的传承之力。”他又看向寂灭长老,“还有长老您的雷法。”
“我的‘流程图之眼’可以尝试在有限范围内,分析空间结构和能量流动的‘异常节点’。但需要不同属性的力量作为‘探针’进行激发。请诸位在侦察时,向不同方向释放小范围的、特征明显的灵力波动(冰系、雷系、天尊本源寒气),我会记录这些波动在紊乱空间中的反馈,从而逆向推导出空间的‘扭曲规则’和隐藏的‘能量盲点’。”这相当于用多种测试信号,去扫描一个充满干扰的未知系统,从而绘制出它的“拓扑图”和“漏洞列表”。
冰皓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明白了其中的价值:“可!我巡冰使擅长此道!”
洛无尘也点了点头:“可。”
寂灭长老抚须道:“此法……甚妙!”
方案既定,不再犹豫。队伍调整阵型,由巡冰使战阵为锋矢,寂灭长老和洛无尘居中策应,青云宗弟子结阵殿后,朝着那被无数诡异灰雾笼罩、仿佛巨兽狰狞裂口的葬星谷入口,毅然前行。
在踏入那片扭曲光线、吞噬声音的灰雾之前,张伟最后回头看了一眼来路。他脑海中那幅“冰屑结构图”中,指向葬星谷方向的那个“锚点”,此刻似乎微微发热,与谷内某种深藏的、冰冷死寂的存在,产生了跨越空间的、微弱的共鸣。
他有一种预感,这次被迫的“需求变更”和“敏捷开发”,或许会揭开一个远比“幽冥道”埋伏更深层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