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势力为求稳妥,竟直接请了俗世里的老学究代笔作诗。
也有不少儒道修士瞧不上这般行径,执意独自埋头构思,不肯假手他人。
三小姐这边却显得从容不迫。她早已将二哥写好的诗烂熟于心,深知此事关乎哥哥的心结,半点不敢怠慢,一直等到香炉里的香快要燃尽,才提笔落墨。
“嘭!”
随着香炉中最后一丝香燃尽,一声清脆的锣鼓声响彻全场。
早已等候在外的小娘子们闻声入场,开始依次收集各雅间的帛纸。
接下来便是漫长的品诗环节。
所有帛纸都汇集到玉雅与十余位品鉴官手中。虽说结果早已内定,但该走的流程终究不能少。
总不能连人家写了什么都不知道,就草草将其否决。
历届品雅会里,总少不了因结果而起的争执的事情,终归要拿出能服人的解释才行。
品诗进行到一半,玉雅正准备按原计划行事,身旁一位品鉴官却突然眼前一亮,惊喜道:“咦,这首诗倒是写得颇有韵味。”
说着,便将手中的帛纸抽了出来。
随后,又有几张写得不错的帛纸被陆续挑选出来。
眼看桌上的帛纸越来越少,突然有位品鉴官猛地一拍桌子,失声叫道:“呀!此诗之妙,堪称老夫平生仅见!诸位道友快请看!”
这张帛纸立刻在众品鉴官手中依次传递,最后落到了玉雅面前。
她小心翼翼地展开,待看清上面的内容,原本早已定下的心思顿时起了波澜。
这首诗,她再熟悉不过,正是二公子当年为她所作!
“康哥来了!他一定就在雅苑里!”
玉雅心头狂跳,一遍遍默念着二公子的名字。
此刻,她真想不顾一切地选中这首诗,从此与康哥相守在一起。
可目光扫过落款处,哪里有二公子的名字?赫然写着“广隶三”三个字。
她心头一紧,立刻命人去查这“广隶三”究竟是谁。
片刻后,便有同门将查到的结果报来,还附带着一张留影。
玉雅看清留影上的人,瞬间明白了,这不过是二公子的拖延之法罢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哀鸣涌上心头,她早已不想再拖下去,这段若即若离的关系早已让她疲惫不堪。
此次品诗,她之所以按约定出题,本就是想给二公子最后一次机会,自己也早已做好了决定。
可他,竟连到场的勇气都没有......玉雅只觉心灰意冷,失望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就在玉雅心神恍惚之际,又一声惊叹打断了她的思绪。
“妙啊!此诗当真是妙笔生花,说是千古绝句也不为过!让老夫给大家诵读一遍——咳咳……‘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怎么样,诸位?”
“妙极!妙极!究竟是何人有这般大才,能作出如此佳作!”众人纷纷附和赞叹。
玉雅心中暗叫不好,这首诗的水准,远超她先前准备好的方案。
难道,真的是天意弄人?
这时,那位品鉴官朗声道出了作者:“这诗的落款,是灵隐派——尚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