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耳识修炼(2 / 2)

尚驰抬手以法力将他扶起,又从储物袋中取出一柄中品法器,连同一些修炼基础典籍与术法心得一并递给他,嘱咐道:“好生研习,勿要打扰我修炼。”

说罢,便重新潜心钻研耳识之术。

据《月华经》所载,蛰声木暗合天地初开之寓意,修炼时需先以它为引。可先前试过单独敲击三音木中任何一块,都未曾有半分声响传出。

尚驰凝神运转耳识功法,刹那间,耳畔涌入无数清晰可辨的嘈杂声响。

既有风吹草动、雷雨交加的自然之籁,也有鸡鸣狗吠、猛兽搏猎的兽群之音,更不乏人声鼎沸:欢声笑语、劳作生产,乃至许多匪夷所思的奇异声响,简直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这便是他修炼耳识的第一关,于万千声浪中寻觅破晓之音。所谓破晓之音,涵盖甚广,诸如草木挣破泥土的萌动、幼兽啄壳而出的脆响,皆属此类。

唯有捕捉到其中一种,他方能进阶,去聆听道声木的玄机。

道生万物,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

一切事物非事物自己如此,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风无人扇而自动,水无人推而自流,草木无人种而自生,不呼吸而自呼吸,不心跳而自心跳,等等不可尽言皆自己如此。

所以道是一切之始,在发展和传承中经久不衰代表着变化和规律。

每次修炼他都要从道声木中寻找到一条规律,如此才可以继续听梵音木。

说到梵音木就不得不提到佛,佛按照派别可以分成许多派别,其中修士最耳熟能详的有禅宗、律宗、密宗等等。

各派别修佛有各派别的方法和规矩,他们对佛的认知虽存在着偏差,但是不管怎样的偏差在大方向上却是相同的。

佛是梵文的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净的觉悟。

智慧、觉悟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就称之为佛。

佛的教学枢纽,就是“破迷开悟”。若不清楚、不明白,那就是迷信。

所以每次修炼在听梵音木时,要从梵音中有所领悟才能算完成本次修行。

尚驰看到这里心中暗骂这功法着实变态!这完全就是在玩抽象,不过同时也佩服发明此功法的人。

据功法里介绍,随着修炼的加深三音木中每被他听到、发现和领悟的声音将会从三音木中消失,下次再听时将不复存在,直到声音全部消失三声木也随之消散,耳识之力则修炼有成。

耳识修炼若能大成,绝非仅得敏锐听觉那般简单,其辅助之能更是精妙非凡。

最基础的,便是司掌听觉之能。

修成者不仅能自然感知周遭环境的声响与潜藏信息,更能捕捉到寻常修士无从察觉的细微之声。

筑基以上修士赖以隐秘交流的秘术传音,在其耳中再无遁形可能;而身处特殊环境时,亦可自主封闭耳感,令外界声响全然隔绝。

再者,耳识能辨识万种声息。传说中,更有仙人无需动用法力,便能听闻来自异度空间的玄妙之音。

修成之后,更会衍生“耳慧”神通,集听音、析音、解音于一体,能透过声音直窥事物本质。

尤其在应对幻阵、音律攻击等手段时,这份能力更显奇效,可破虚妄、辨迷局。

这般修炼虽艰深异常,但其功成后的裨益却足以令人憧憬。

尚驰唯有敛迹于室,耐着性子咬牙苦修,一步一步打磨这门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