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势,是用剑者通过对剑道的感悟,使剑招爆发出更强威力的法门,讲究以巧劲撬动蛮力,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它的核心在于优化剑的运用方式,放大力量的释放效率。
精妙的剑势能让使用者在对战中身法更灵动、招式更难预测,令对手难以防御。
类似的“势”并非剑所独有,拳有拳势、刀有刀势、枪有枪势,使用者往往对自己惯用的兵器或技法更易领悟对应的势,这与个人的使用习惯和感悟方向息息相关。
在剑势之前,还有“剑气”一说。剑气是内力的具象化表现,由习剑者通过修炼凝练出的体内真气附着于剑上,能让剑刃更锐利、攻击更刚猛。
在凡间武者中,高明者的剑气甚至能隔空切割空气,直接对敌人造成杀伤。
这与修真界炼器修士以灵力催动的“灵波”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皆是能量外放的体现。
凡间武者中,能领悟剑气者便已踏入“先天境”,足以与修真界的炼气期修士一较高下。
剑势之上,则是“剑意”。它不再局限于招式与力量,更侧重于用剑者的意志与精神境界。
将个人的专注、决心乃至道悟融入剑中,使攻击不仅具备物理威力,更能影响对手的心神。
传闻顶尖的剑意能让敌人心生恐惧、动作迟滞,甚至直接摧毁对方的战斗意志。
在修真界,剑意的内涵更为深邃,往往与修士的道途绑定,蕴含着独特的法则韵味,威力神乎其神。
剑意的本质,是剑与持剑人意识的融合。
剑本身并无意识,却因使用者的剑道感悟、个人境界而被赋予“意志”,所以说,持剑人的水平与心性,直接决定了剑意的强弱与特质。
在修真界,能领悟剑势者,已是斗法中的佼佼者;而能凝练剑意者,则是凤毛麟角,每一个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存在。
至于剑意之上是否还有更高境界,这本《衍剑炼意诀》中并未提及,尚驰也无从得知。
对如今的他而言,那些太过遥远,眼下最紧要的,还是先读懂这本册子中的奥秘。
《衍剑炼意诀》中明言,剑势的修炼分为三个阶段:入微、凝聚、合势。
这与凡间武术界常说的“举重若轻、举轻若重、轻重自如”恰好对应。
入微时能精准掌控剑的每一分力道,仿佛举起千斤重物也能轻巧灵动;
凝聚阶段则能将全身气力聚于剑尖,哪怕轻挥也带着千钧之势;到了合势,便真正做到轻重随心,剑随心动,收发由己。
待合势境界稳固后,再不断打磨对剑势的感悟,方能渐渐催生出剑意。
这个过程,恰似修士冲击更高境界,却比境界突破难上百倍。
境界突破尚有法诀可依、灵石辅助,而剑意的诞生,全凭心悟,差一丝通透便难有寸进。
更难得的是,修炼这《衍剑炼意诀》,能让修炼者对剑的感应变得格外敏锐,出剑愈发凌厉,剑法精进的同时,对剑势的领悟也会事半功倍,最终更易凝聚剑意。
这本册子初看像本凡间武学秘籍,可尚驰越读越心惊,字里行间不时闪过“真气流转”、“灵力导剑”等字眼,绝非寻常武者能写出。
他暗自断定,这定是某位修为高深的剑修所创,只是不知为何会流落到矿洞之中。
他捧着册子看得入了神,竟忘了时间流逝,也忘了身处险境,直到将内容粗略过了一遍,才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小心翼翼地将册子收入储物戒中,指尖都带着几分颤抖。
此时,他对前因后果已拼凑出大概,矿洞中的矿工本难有生路,可近来几次大规模械斗死了太多人,混乱中,持有地图的矿工带着几人趁机逃出,竟真按图索骥找到了赵华秉的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