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十柄灵剑 > 第36章 星轨预兆

第36章 星轨预兆(1 / 2)

冀州鼎的轰鸣渐息,地脉重归平静,只余下古墓中的一片狼藉与死寂。幸存的孩童被紧急送往附近州县救治,沉重的青铜巨鼎则由随后赶到的百骑司精锐与当地府兵重重封锁,就地深埋封印,并布下迷惑阵法和重兵看守,严禁任何人靠近。

程咬金骂咧咧地包扎着伤口,一边嘟囔着“亏大了亏大了,没砍过瘾还差点被震散架”。静尘仔细检查着那片来自黑袍首领的破碎黑布,眉头紧锁。张胥服下丹药,盘膝调息,龙渊剑横于膝上,湛蓝光芒温养着他的伤势。欧煌莫氏则望着那被重新封存的巨鼎方向,眼中既有敬畏,也有忧虑。

“江淮口音,宇文化及旧部……”静尘喃喃自语,指尖划过黑布上残留的微弱邪气,“他们竟能准确找到冀州鼎所在,并懂得如此阴毒的血祭之法……朝中,或者说前朝旧臣中,必有高位者为其内应,且极可能……知晓九鼎核心之秘。”

消息通过八百里加急,迅速呈送至长安两仪殿。

李世民看着奏报,面色阴沉如水。指尖那枚念珠持续散发着温热,体内三股力量平稳却暗流涌动。他召来的袁天罡与李淳风,正立于殿中,面色同样凝重。

“二位爱卿,于天象、谶纬之中,可曾窥得‘星辰归位’之兆?”李世民沉声问道。

袁天罡与李淳风对视一眼,李淳风上前一步,躬身道:“回陛下,臣等连日观测,确见异象。紫微帝星虽明,然其侧有晦暗客星侵扰,光色不定。更堪忧者,北斗七星勺柄摇光之位,其光渐黯,且有赤气贯之,主刀兵、动荡。然……‘星辰归位’之说,过于玄奥,古籍记载纷杂,或指星宿周期轮回,或指天地气机大变,具体何时,臣等……难以精准推断。”

袁天罡补充道:“然则,冀州鼎惊变,地脉动荡,此乃确凿之地应。天象地应皆显凶兆,陛下不可不防。或可……尝试以灵物感应,或能窥得一线天机。”他说着,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李世民怀中。

李世民默然片刻,挥退了二人。他独坐殿中,手握念珠,缓缓闭上眼睛,将全部心神沉入其中,不再寻求具体的答案,而是将自己的忧虑、所见之异象、地脉之变动,尽数灌注于意念之中,传递给那沉寂的轩辕剑灵。

良久,念珠的温度渐渐升高,一幅模糊而破碎的画面伴随着浩瀚古老的意念,断断续续地涌入他的脑海:

……无尽的虚空……星辰的运行轨迹变得混乱而急促……一道巨大的、冰冷的裂痕横亘天幕……九点黯淡的光斑(疑似九鼎)分布于华夏大地,其中一点(冀州鼎)正微微震颤,发出警报般的波动……裂痕之中,有无形的、贪婪的意志正在凝聚,对准了那些光斑……一个巨大的、由星辰勾勒出的模糊漏斗正在缓缓形成,其尖端……正指向人间!

“……周期将至……星力汇聚之处……便是界壁最薄之点……亦是……彼辈降临之坐标……”轩辕剑灵的意念充满疲惫,“九鼎……乃稳定地脉、亦能……干扰星轨之关键……绝不可……尽落敌手……”

画面破碎,意念消退。

李世民猛地睁开眼,冷汗已湿透重衣。虽然依旧没有具体时间,但那幅星轨汇聚、指向人间的画面,已足够触目惊心。邪祟寻找九鼎,不仅是为了其中的力量,更是要以其为信标,引导“星辰归位”时的降临!

必须尽快找出所有九鼎,并严加守护!同时,必须揪出那个隐藏极深的内应!

“传旨:召原隋室旧臣,尤其是曾在杨广、宇文化及麾下担任要职,掌管过典籍、秘术、陵寝事务者,逐一‘问话’。令‘异侦卫’暗中核查他们近年所有行踪、交往。” “传旨:命各地刺史,密查境内所有古老祭祀遗址、地动异常之处、以及……前朝皇家秘档,寻找任何与九鼎、星象、大禹有关的记载。” “传旨:命李靖、李世积,加强对漠北、西域方向的监控,严防邪祟声东击西。”

一道道密旨悄无声息地发出,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收紧。

然而,对手的反击来得更快,更诡异。

数日后,长安城中开始流传起一些匪夷所思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