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动声色,目光锐利地扫过对岸。只见突厥后阵中,似乎有几个身着黑袍、打扮异于常人的身影,周身散发着令人不适的阴冷气息。
几乎同时,他怀中那枚一直沉寂的念珠,猛地灼热了一下!虽然微弱,却清晰无比!体内那三种力量也似乎被这邪秽气息引动,微微躁动。
轩辕剑灵的意念断断续续传来,带着前所未有的急迫:“邪源……北上……非止劫掠……其在寻找……散落的……黑暗种子……”
李世民瞬间明了!突厥此次大举南下,恐怕不止是简单的趁火打劫,背后或有邪祟推动,意在趁大唐内虚,播撒混乱,甚至寻找那些曾被污染过的“种子”!
绝不能让其得逞!必须尽快稳住局势,将突厥逼退,斩断邪秽伸向中原的这只黑手!
谈判的筹码瞬间在他心中重新衡量。他暗中对房玄龄吩咐了几句。
不久,唐军后阵尘烟大起,鼓号喧天,仿佛有无数援军正在开来(实为疑兵之计)。同时,大量金帛财物被运至阵前,光芒耀眼。
颉利本就惊疑,又见唐军“援军”将至,且李世民给出的“赠礼”丰厚异常,足以弥补此次出兵的“损失”,那点被邪祟撩拨起的贪婪与野心顿时压过了疑虑。
最终,双方斩白马为盟,于便桥之上签订盟约。突厥携大量金帛退兵。
渭水之围遂解。
唐军欢呼雷动,皆言陛下神武,不战而屈人之兵。
唯有李世民,望着突厥大军退去时那后阵中若隐若现的黑袍身影,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感受到,那些黑袍人离去时,似乎刻意朝着某个方向——原窦建德旧部安置的区域——投去了意味深长的一瞥。
“玄龄,”回到宫中,李世民立刻密召房玄龄,“此次盟约,实乃缓兵之计。突厥退去,非因朕之王气,实因金帛与疑兵。其志不在小,背后更有邪祟阴影。朕予其金帛,犹如饲虎,恐遗祸将来。然当下国力疲敝,不得不尔。”
“陛下圣明。”房玄龄叹道,“然则,卧榻之侧,岂容猛虎鼾睡?更何况……其身染邪秽。”
“是啊……”李世民目光幽深,“所以,朕要你即刻着手两件事:一,全力推行均田、府兵之制,劝课农桑,积蓄国力,暗中打造军械,训练新军。此仇,必雪!二,令‘异侦卫’张胥,严密监视所有与原河北降将、尤其是与刘黑闼叛乱有关联之人之地!朕怀疑,突厥此次,或与此有关!”
“臣,遵旨!”
渭水盟约,被视为贞观盛世的开端,彰显了新帝的智慧与魄力。然而,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这场盟约背后,是一场与太虚邪秽的无声交锋,只是一个开始。
北方的狼烟暂时熄灭,但另一场更加隐秘、更加危险的战争,已然拉开序幕。灵剑的微光,在帝国北疆的阴影中,似乎又开始不安地闪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