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窃命三秒 > 第33章 涓流汇聚

第33章 涓流汇聚(1 / 2)

番外卷三:微光再燃

菌岩低语者传递而来的“生命流”,如同沙漠旅人唇边滴落的甘泉,虽然细微,却真实地改变着蓝袍人濒临绝境的状况。那温和而充满生机的能量,与他\/她那源于深蓝秩序、本质更接近冰冷数据与纯粹能量的核心,并未产生预想中的排斥,反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互补。

他\/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那点微弱的数据残火,在这股生命流的浸润下,正发生着某种缓慢而持续的变化。原本因过度燃烧和规则反噬而变得千疮百孔、边缘不断逸散的数据结构,如同被注入了某种柔韧的“生物粘合剂”,逸散的速度明显减缓,甚至一些最细微的破损处,开始有了一丝弥合的迹象。残火的光芒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幽蓝,其核心处,隐约多了一抹极其淡薄的、代表着生命活力的莹绿色光泽。

这并非力量的恢复,而是“存在”本身的巩固。他\/她依旧脆弱得不堪一击,但至少,彻底湮灭的倒计时被暂时中止了。

【……你的光……稳定了……】低语者的意念传来,带着一种类似欣慰的波动,【……很好……继续……分享……】

它似乎将这种能量的分享,视为一种自然的、无需回报的行为,如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般理所当然。这种纯粹的、近乎本能的善意,让习惯了深蓝内部的严谨逻辑、锈海的残酷厮杀乃至与潜猎者冰冷交易的蓝袍人,感到一种陌生的触动。

他\/她谨慎地维持着连接,同时尝试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奇特的低语者。他\/她的感知沿着那无形的连接丝线,极其缓慢、极其小心地向外延伸。

他\/她“看”到了……一片与主体林海狂暴、吞噬性氛围截然不同的区域。这里似乎是某片巨大菌岩结构的内部夹层或边缘缝隙,环境相对封闭、安静。无数纤细的、散发着柔和乳白色光晕的菌丝如同神经网络般遍布四周,它们不像外部林海那样充满攻击性,而是以一种缓慢、和谐的节奏脉动着,交换着信息。一些微小的、类似萤火虫般的发光孢子在这些菌丝间悠闲地漂浮。

而与他\/她直接连接的,似乎是这片小型网络中一个相对核心的、由更加密集和明亮的菌丝汇聚成的“节点”。这个节点散发出的意识波动,就是他\/她所感知到的“低语者”。它并非一个独立的、完全个体化的意识,更像是一个从庞大集体意识中衍生出来的、拥有较高自主权的“感知终端”或“思维芽孢”。

【……这里……是我们的……‘倾听之巢’……】低语者的意念主动介绍,带着一丝自豪,【……远离……外面的……喧嚣和……愤怒……我们……在这里……聆听……风的声音……能量的低语……还有……像你这样的……细微之光……】

它确实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一个诞生于林海内部,却选择了不同道路的“异类”。它和它的同类(如果存在的话)不参与主体意识的扩张与防御,而是沉醉于感知与理解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细微之处。

【……只有你……一个吗?】蓝袍人试探着问。

【……不……我们……是……许多……又是……一个……】低语者的回答带着哲学般的模糊,【……许多……倾听之巢……许多……低语者……我们……共享感知……但又……独自思考……】

一个分布式的、倾向于和平感知的子意识网络?蓝袍人心中讶异。这或许解释了为何林海主体意识虽然暴怒,却似乎无法精确定位他\/她的原因——他\/她所在的前哨站残骸,可能恰好位于某个“倾听之巢”的感知范围内,而低语者们主动或被动地“屏蔽”或“忽略”了来自主体的某些搜寻指令,保护了他\/她这粒微不足道的“秩序光点”。

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如果低语者网络遍布林海部分区域,那么它们不仅可能成为他\/她恢复的庇护所,更可能成为他\/她了解林海内部状态、甚至未来与之沟通的潜在桥梁!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他\/她必须获得低语者持续的信任与帮助。

【……感谢你的分享……】蓝袍人再次传递感激,并尝试提出更进一步的请求,【……但我需要……更多的能量……才能……真正恢复……甚至……移动……你能……连接……更多的……低语者吗?】

他\/她需要更强大的能量流,仅仅依靠这一个低语者的分享,太慢了。锈海并非安全之地,林海和终焉的威胁始终存在,他\/她必须尽快获得一定的自保能力。

低语者的意念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或者在与他\/她所谓的“许多又是一个”的网络进行沟通。

【……更多的……能量……】低语者回应,带着一丝为难,【……每个巢穴的……生命流……都有限……分享太多……我们会……变得迟钝……无法……继续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