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一:星釉纪年
锈海并非铁板一块。在广袤无垠的锈蚀废土和金属残骸之下,隐藏着一些即使对“涡心之子”而言也堪称禁忌的角落。这些区域的环境规则更加诡异,能量流向更加混乱,孕育出了超越常规理解的奇异存在。
“菌岩林海”便是这样一处地方。
这里看不到堆积如山的舰船残骸,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望不到边际的、由某种缓慢蠕动的暗紫色菌类和半金属半岩石的奇异柱状结构构成的“森林”。菌毯厚实而粘稠,踩上去会发出令人不适的噗嗤声,并释放出带有神经麻痹效果的孢子烟雾。那些石金属巨柱表面布满了蜂窝状的孔洞,时而喷吐出高温蒸汽,时而流淌出腐蚀性的黏液。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硫磺味和某种腐败的甜香,光线被扭曲,形成一片片光怪陆离的色斑。
在这里,常规的感知和逻辑都会受到严重干扰。
在林海的最深处,一座最为粗壮、不断轻微脉动的石金属巨柱内部,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由菌丝和发光苔藓照亮的洞穴。洞穴中央,一团庞大无比的、由无数菌瘤和神经节构成的聚合生命体,正如同心脏般缓缓搏动着。它是“菌岩林海”意识集合体的具现化,锈海生灵口中的“菌岩先知”。
先知没有固定的形态,它的“意识”分散在每一寸菌毯和每一根石柱之中。此刻,它那庞大的主体正通过内部复杂的生物神经网络,处理着从林海各处传来的海量信息——能量的细微波动、物质的分解与重组、乃至一些更加虚无缥缈的、“规则”层面的涟漪。
突然,先知主体的搏动微微加快了几分。一个位于林海边缘、靠近锈海主流区域的传感器节点,传回了一段极其异常的数据。
那并非能量爆发或物质侵入,而是一段……信息。一段纯粹、凝练、带着某种至高秩序烙印的信息流,如同无形的幽灵,穿透了锈海的惰性能量场,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边缘区域的一小片菌毯。
这片菌毯在接触信息的瞬间,其内部的微生物群落发生了短暂的、定向的变异和亢奋,仿佛被注入了某种“指令”。
信息流很快消散,被锈海的大环境同化,但那瞬间的异常,却被先知敏锐地捕捉到了。
“秩序……的余烬……”一个低沉、混杂着无数细微回音的意识波动,在洞穴中回荡。“来自……死寂的方向……蕴含……指向性……”
先知调动林海的力量,对那片边缘菌毯进行深度扫描和分析。它无法完全解读信息的具体内容(那秩序层级太高),但它能感知到信息结构中蕴含的几个关键“特征码”:一种冰冷的、逻辑至上的判定气息(深蓝秩序),一个描述终极虚无的抽象坐标参数(墨渊),以及一种……奇特的、高度稳定的“界面”共鸣(星釉)。
更重要的是,先知能感觉到,这段信息并非自然扩散,而是像被人为“投送”过来的,带着一种微弱的、寻求“解读”或“交互”的意图。
是谁?能将信息从死寂区投送到锈海?又为何选择菌岩林海作为接收点?是随机飘荡的巧合,还是……意识到了林海独特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