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新三方布置策(2 / 2)

明金开战数年,大明丧师失地,最好的战绩不过守土不失。毛文龙擒拿敌酋献俘阙下,一次复土数百里,无不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的大功。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毛文龙立下奇功,赏银二百两,从游击将军一跃升为副总兵。麾下陈继盛、苏其民赏银五十两,获封守备之职。陈良策等反正之人俱有赏银,留在军中听用。

镇江大捷原本大喜之事,却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毛文龙是受辽东巡抚王化贞委派。这位的平辽方略是主攻,否则也不会只派二百来人到敌后。

而刚上任不到两个月的辽东经略熊廷弼,其三方策略是据守为主。

王化贞本就不服熊廷弼。毛文龙忽然立下奇功,等于为他的主攻方略背书,这下他就更不会听熊廷弼的了!

而熊廷弼明知毛文龙有功无过,可为了自己的平辽方略,只能硬着头皮攻击毛文龙“发之太早”。

在登莱、天津兵力没有配合的情况下擅自发动。以至于打草惊蛇,激怒鞑子屠戮辽民。打乱了三方并进的计划,是“奇祸”而非奇功。

而李四白身在辽南,更被毛文龙在奏折中推崇其襄助之功。毛文龙不论是奇功还是奇祸,都少不了有他一份,自是难逃这场口水仗。

看过最新的塘报之后,李四白立刻撰写奏折,力挺毛文龙的镇江大捷。

肯定有人要说了,毛文龙奇袭镇江全靠内应,抓个佟养真不过是汉奸,又不是鞑子有啥了不起?

说这话就是不知道佟养真的含金量了。他有个次子佟图赖,生了女儿嫁给了顺治。生下一个孩子发过天花,俗称康麻子!

也就是说,毛文龙一战擒获康熙的太姥爷,以及其子侄手下七十余人!

康熙的太姥爷,怎么可能是个汉人?退一万步讲,就算佟家在基因上是汉人,在满清法统上,也是不折不扣的鞑子。

镇江大捷的杀敌擒敌数量,都是实打实的。李四白守金州的战绩都比不了。

当然了,李四白不可能用未来之事来佐证毛文龙的功绩。而是在奏折之中,提出了自己的平辽方略。

以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为基础,广宁为防守核心的策略不变。

但却将登莱、天津水师的牵制作用,完全揽到自己身上。豪言金州固若金汤,登莱、天津水师只需把物资送来即可。

而熊廷弼三方布置策中的侧翼盟友朝鲜,则被李四白直接替换成毛文龙。

在这新三方的视角下,毛文龙拿下镇江自然是奇功一件!

折子送到朝堂,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李四白公然把三方换了两方。朝鲜被动入局自是没有意见,可新设的登莱巡抚可就炸锅了。

陶朗先才上任一个多月,刚尝到点权力滋味,李四白就跳出来,要把他从主力军变成运输队。这谁忍的了?

立刻就上折把李四白阴阳一顿。明言辽南半岛孤悬海外易攻难守,暗指把物资送到金州纯属肉包子打狗,只会便宜了鞑子。

整个东林一系,都站在陶朗先的一边,对新三方布置大加鞭挞。

倒是熊廷弼态度暧昧。毕竟他上次经略辽东,罢官时天下皆言他可杀。只有寥寥数人说了公道话。

其中最关键的两个人,就是朱童蒙和李四白。即使熊廷弼出了名的臭嘴,也不好公然喷自己恩人。

更何况李四白的策略,依然不脱他的三方布置策。并没有损害他的利益。但又不好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论,所以只能保持沉默。

而这次口水仗中另外一人,辽东巡抚王化贞。对李四白的方略却是大为赞同。原因无他,只要毛文龙能上桌,他在辽东的话语权就会大增。

东林党声量虽大,却不是辽东的当事人。熊廷弼的沉默和王化贞的力挺,让天启也慎重起来。开始认真的考虑,新三方布置的可行性!

御书房内,天启对着奏折犹豫不决时,一旁打扇子的魏进忠忽然开了口:

“陛下,这事其实倒也没多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