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潘宗颜(2 / 2)

书院的人都没想到,这小子不等会试结果就跑回来了。

不过举人的面子不是盖的。虽然只同窗半年多,所有接到邀请的人都赶来赴宴。

尤其是钟文白那群纨绔,对李四白更加热情。兄长弟短好似多年老友一般。

就这一顿饭,李四白就净赚一百多两。加上广宁鹿鸣宴的贺仪。一共收入三百多两。

让李四白已经干瘪的钱包,一下又鼓了起来。

那位说你太能吹了,咋可能有这么多?

儒林外史中,范进54岁才中举,可以说土埋脖子没啥前景可言了。

结果同乡的张乡绅,一个人就送了五十两白银,加上三进三间的大宅院!

李四白少年举人前途无量,只收这到点钱,只能说辽东穷困,和富庶的江南没法比。

而且话说回来,这钱真不是他想拿,而是必须的人脉社交。他要是不请这一顿,日后必会遭人诟病。一但被扣上不敬师长藐视同窗的帽子,一个不小心就是前途尽毁!

李四白在辽阳停了五天。见了该见的人,吃了该吃的饭,这告别了姐妹兄弟驱车出城。

开原在辽阳东北三百多里,和到广宁的距离差不多。三人逢驿入驿逢城入城。经沈阳卫、铁岭卫,终于在五日后抵达开原城。比起吏部的到任时限,还提前了十来天!

进城后先找客栈住了一晚。次日恢复了精力,李四白沐浴更衣,驱车前往开原兵备道衙门。投帖求见副使大人。

时间不长,报信的门子小跑回来:

“李大人随我来,佥事潘大人有请!”

在兵备道大堂,李四白见到了顶头上司。正四品的兵备佥事潘宗颜!

那位说你闹呢?从九品的上司是正五品?

在一般府县,巡检的主官是正七品县令。但辽东不设州县,巡检司受兵备道辖制。

而兵备道早期只是按察使司临时差遣,类似于现在的某某部督办专案,到地方整饬军备。手下人全都是地方官吏。

后期转为常设职位,可想而知基本没有中间层级。从九品的主官是正五品也不足为奇了!

潘宗颜进士出身,今年不过三十几岁。方面大耳剑眉星目,颌下留着短须,长的好像电视剧里的文官模板。

看过李四白呈上的告身,潘宗颜面露惊讶:

“李巡检,你才十四岁?”

李四白面露尴尬:

“回大人!按大明的算法,下官今年十六!”

潘宗颜哑然一笑,赞叹道:

“本官虽是进士,中举也是二十岁后了!”

“你少年举人,可说是前途无量,为何到愿到辽东做个九品小官?”

这种问题李四白听了起码十几次,早就有了固定答案。立刻慷慨陈词:

“回大人!下官出身广宁,素知女真人畏威而不怀德!数年之内必会大举侵辽”

“能有机会回辽东效力,挫败女真人狼子野心,下官义不容辞!”

一套花团锦簇的官话,一般人听听也就算了。没想到潘宗颜拍案而起:

“说的好!”

李四白吓了一跳。心说这位上官怕不是有大病吧?

疑神疑鬼间,就听潘宗颜激动道:

“四白之见解,竟与本官暗合!”

“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能有此见地,实属难得!”

李四白心里半信半疑,脸上却露出与有荣焉的笑容:

“能与大人不谋而合,实乃下官之幸!”

潘宗颜斜睨斜睨他一眼,脸忽然一沉:

“你既知女真之祸,就该发奋进取考取进士。如今做个小小巡检,何益于辽东大局?”

“夸夸其谈,莫非是以大言欺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