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
太平历二十五年,六月三十日,未时。
麟山城的热浪尚未褪去,内城通往万宝阁的街道已被人流塞满。
络绎不绝的身影朝着同一方向涌动,这些人或身着锦袍玉带,或穿劲装短打,腰间多佩兵戈,周身气血若隐若现。
能踏入这片寸土寸金之地的,无一不是麟山城上层人物,非世家权贵,便是武道高手,就连街边维持秩序的兵丁,都比别处高出两个修为境界。
“快看,那是韦家的家主,听说他为了这次拍卖会,把手下的产业都抵押出去了好些个!”
“左边那个是青云武院的导师卢峰,三品脏腑境的高手,身边跟着的是他最看重的弟子!”
“韩家的人来了!领头的家主韩中岳带着其子韩惊飞,看样子是势在必得啊!”
议论声中,韩家一行人的身影格外惹眼。
韩中岳身着玄色织金锦袍,面容阴鸷,身后跟着的韩惊飞同样一身锦袍,端的是一副世家公子做派。
苏家的队伍紧随其后,苏家家主苏振邦与韩月晓并肩而行,两人低声交谈,神色默契,显然早已达成某种共识。
人群的焦点,始终落在前方那座气势恢宏的建筑——万宝阁。
这座楼阁坐落在内城核心地带,与青云武院隔街相望,占地足有十亩。
整体建筑采用仿古制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青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屋檐下悬挂的铜铃随风轻响,清脆悦耳。
楼阁共分三层,一层大门两侧立着两尊丈高的石狮子。
石狮爪下踩着鎏金绣球,口衔明珠,雕刻得栩栩如生。
大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檀木匾额。
“万宝阁” 三个篆字由当世大儒题写,字上镀着一层赤金,历经百年风雨依旧熠熠生辉。
走近细看,楼阁的立柱皆是合抱粗的金丝楠木,柱身雕刻着 “百宝献瑞” 的纹样。
从灵芝、玉璧到灵兵、灵丹,每一处细节都打磨得极为精致。
一层回廊环绕,栏杆由汉白玉砌成,上面镶嵌着细碎的玛瑙与翡翠。
阳光洒落时,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晕,既透着古色古香的厚重底蕴,又彰显着挥金如土的富丽堂皇。
“这万宝阁,果然名不虚传。”
姜汀兰拉着姜浩的衣袖,一双大眼睛瞪得溜圆,忍不住惊叹。
姜浩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背,低声解释:“这万宝阁可不是寻常商行。
势力之大,横跨大武朝十三州,上到州城,下到县城,都有他们的分号。
在丹药、灵兵、矿石等商业领域,与‘四海商会’平分天下,就算是各州的州牧,也要给他们几分薄面。
咱们麟山城这处只是分阁,却能动用金丝楠木和汉白玉铺路,背后若没有齐云宗这样的武道圣地站台,早被人抢破头了。”
姜汀兰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又被回廊上陈列的摆件吸引。
那些竟是历朝历代的古董玉器,随便一件扔到市面上,都能让寻常人家衣食无忧。
而在这里,不过是装点门面的饰品。
此时的万宝阁大门前,三位接待者早已等候在此,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最左侧的是一位青年模样的男子,身着月白道袍,面容俊朗,唯独发丝一半漆黑如墨,一半雪白似霜,透着几分奇异的沧桑。
他负手而立,身姿挺拔如松,周身气息若有若无,仿佛与周围的喧嚣隔绝开来。
正是齐云宗长老、风云榜第十二位的绝顶宗师强者——袁白通!
作为此次拍卖会的 “定海神针”,他神色淡漠,只是偶尔在韩中岳、苏振邦这类世家掌舵人或外来宗师靠近时,才会微微颔首,尽显高人风范。
中间的中年男子则截然相反,一身藏青色锦袍,面容方正,眼神精明,嘴角始终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正是万宝阁麟山城分阁的主事人萧正海。
他周旋于各方来客之间,言语得体,八面玲珑,应对得滴水不漏。
不用他人告知,姜浩也发觉了此人竟有脏腑境的修为,是一位三品武师!
一个商行主事人竟有如此修为,足见万宝阁的底蕴。
最右侧的女子无疑是全场焦点。
她身着一袭火红色露肩长裙,裙摆开叉至大腿,露出一双线条匀称的大长腿,肌肤白皙如玉,在阳光下晃得人眼晕。
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眉如远黛,眼含秋水,嘴角噙着一抹妩媚的笑意,正是万宝阁的首席拍卖师萧雅倩。
她手中端着玉盘,盘中盛着香茗,不时为往来贵客递上一杯,声音娇柔却不做作,几句话便让拘谨的客人放松下来。
姜茂林整理了一下衣袍,带着姜浩和姜汀兰走上前。
他们姜家也算是二流武道家族,虽说跟世家比,只能算是寒门,但要是放到一县之地,那好歹也是一方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