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雷山深处,寂雷林核心。林劫盘膝坐于涅盘雷池之畔,双目微阖,呼吸绵长,气息与整片山林、与脚下大地脉动浑然一体。他不再刻意运功,心念所至,雷池中那灰紫色的雷浆便如臂使指,化作涓涓细流,混合着自身混沌本源,渗入大地深处。
神识如网,铺展千里。南疆大地在他“眼”中,不再仅是山川河流,而是一幅由无数粗细不一、明暗交替的灵脉光流交织成的巨大经络图。只是这经络图如今残破不堪:主干灵脉多处断裂,灵光黯淡如风中残烛;支脉更是千疮百孔,被污浊的幽冥死气堵塞,如同血栓;更有几处关键节点,被阴毒顽固的“蚀脉幽钉”死死钉住,不断散发着腐蚀性的黑气,蚕食着地脉最后的生机。
“先从寂雷林周边开始……”林劫心念微动,引动一缕精纯温和、蕴含“死极化生”意境的混沌雷元,如同最灵巧的绣花针,小心翼翼地点向离雷池最近的一处地脉淤塞点。
那处淤塞,位于一座焦黑山峰的地底深处,原本奔腾的地脉灵流在此被厚重的幽冥死气与大战残留的狂暴能量硬生生截断,形成一片死寂的“灵脉荒漠”。
混沌雷元无声无息地渗入地底,触及淤塞的刹那,并未强行冲击,而是如同温水般缓缓浸润、包裹。雷元中蕴含的生机与净化之力,与幽冥死气发生着微妙的冲突与转化。滋滋的轻响在地底回荡,污浊的死气如同遇到克星,剧烈翻腾、消融,化为缕缕青烟消散。而淤积的狂暴能量,则在混沌之力的调和下,逐渐平息、分解,反哺给干涸的灵脉。
过程缓慢而精细,容不得半点急躁。林劫全神贯注,心神与那一缕雷元紧密相连,感知着地脉每一丝细微的变化。他仿佛化身为最耐心的医者,以天地为炉,混沌为药,为这片饱受创伤的大地疏通经络,续接生机。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日落月升,星辰移位。
当第一缕晨曦刺破云层时,那处地脉淤塞点终于传来一声极其微弱的、如同冰层碎裂的轻响!
“咔嚓……”
淤塞彻底贯通!一股微弱却纯净的地脉灵流,如同解冻的溪水,重新开始缓缓流淌!虽然细若游丝,却带着顽强的生命力,冲刷着淤积的杂质,滋润着干裂的“河床”。以这处节点为中心,方圆数里内的焦土,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出了一层淡淡的湿气,几株嫩绿的草芽,倔强地顶开焦黑的泥土,探出了头!
“成功了!”一直守在一旁护法的墨先生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身为元婴修士,对天地灵气的感应极为敏锐,清晰地感知到了那细微却真实不虚的变化!这不仅是修复地脉,更是逆转死寂,赋予新生!此等手段,已近乎造化!
林劫缓缓睁开眼,眸中闪过一丝疲惫,但更多的却是欣慰。他感受到,随着这处地脉的贯通,脚下这片土地传来一丝微弱的“欢愉”波动,仿佛久病之躯终于疏通了第一处经络。更奇妙的是,雷池反馈来的生机似乎也更加活泼了一分,与修复后的地脉隐隐形成了更紧密的循环。
“此法可行。”林劫对墨先生微微颔首,“然工程浩大,非一日之功。需循序渐进,由近及远,先易后难。”
“道友尽管施为,老朽与木婆婆必全力护法,确保万无一失。”墨先生郑重道。
接下来的日子,林劫便沉浸在这枯燥却意义非凡的“大地医者”角色中。他每日于雷池畔静坐,引雷池生机,合混沌本源,化作无数纤细的“灵针”,精准地刺向南疆大地一处又一处创伤。
修复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些淤塞点死气顽固,需耗费数日之功方能化解;有些地脉断裂处结构复杂,需以神念引导灵流重新对接,如同缝合血管,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更有几处被“蚀脉幽钉”钉死的节点,幽冥死气已与地脉本源深度纠缠,强行拔除恐引发地脉震荡,需以水磨工夫慢慢净化、剥离。
林劫不急不躁,将每一次修复都视为对自身混沌之道、对“平衡”真意的锤炼。他对力量的掌控越发精微,对天地法则的理解愈发深刻。混沌道体在这一次次的“行医”过程中,与南疆这片土地的共鸣也愈发紧密,仿佛他本身也成了这片天地生机循环的一部分。
寂雷林周围百里之地,变化最为显着。焦土褪去,新绿蔓延,枯木逢春,溪流重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焦糊与死寂,而是泥土的芬芳与草木的清香。幸存的鸟兽开始回归,发出欢快的鸣叫。就连天空,也似乎变得更加澄澈高远。
消息如同春风,迅速传遍残存的南疆各族。起初是怀疑,继而变为震惊,最终化为狂喜与虔诚。无数苗民、山民自发聚集在寂雷林外围,远远眺望那道端坐于雷池畔、周身道韵流转的身影,焚香祷告,视若神明。木婆婆趁机组织人手,引导各族清理废墟,重建家园,播种希望。南疆大地,终于焕发出一线勃勃生机。
这一日,林劫正在尝试修复一处位于黑风隘附近、被蚀脉幽钉严重侵蚀的地脉主节点。此节点关系重大,若能贯通,可令方圆千里地脉复苏加速数倍。但钉在此处的幽钉异常歹毒,已与地脉核心几乎融为一体,幽冥死气浓郁如墨。
林劫小心翼翼地将混沌雷元化作最纤细的丝线,如同手术刀般,一点点剥离死气,净化污染。过程凶险万分,他的额头渗出细密汗珠,神识消耗巨大。
就在此时——
“嗡……”
怀中那枚暗紫色鳞片,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轻微的悸动!一股清凉的、带着洪荒开辟意蕴的混沌本源,自发涌出,融入他引导的雷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