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内,月光如练,灵泉汩汩。我盘膝坐在泉眼旁,心神彻底沉入丹田气海。经过一夜的感悟与巩固,体内那缕雷罡之气已非吴下阿蒙。它不再是微弱飘忽的火苗,而是化作一道凝练如丝的淡金色气流,在经脉中欢快而沉稳地流淌,所过之处,带来一种温润而充满力量的熨帖感。更奇妙的是,气流之中,隐隐蕴含着一丝先前不曾有的、凛然不可侵犯的“正”意,仿佛天生便为涤荡邪祟而生。
我尝试着引导这道气流,意念微动,它便如臂使指,循着“养雷篇”与石壁刻图结合后更加玄奥的轨迹运转周天,速度比以往快了数倍,且再无半分滞涩痛苦。每一次循环,都能清晰地感觉到气流壮大一分,与外界天地间那精纯灵气的交融也愈发顺畅。
“镇煞箓”的基础真意,我已初步领悟。它并非具体的招式或符咒,而是一种“势”,一种以雷霆正气为根基,统御万邪的法则雏形。我甚至能隐约感知到,只要我心念足够坚定,雷罡足够凝练,便可引动这丝“镇煞”真意,对阴邪之物产生天然的压制。
缓缓收功,我睁开双眼,眸中似有淡金色电光一闪而逝,随即隐没。一夜修炼,非但不觉疲惫,反而神清气爽,连日奔波的劳顿与暗伤仿佛都被洗涤一空。
墨先生一直静坐在对面护法,此刻见我醒来,目光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赞许,微微颔首:“不错。一夜之间,根基稳固,雷罡凝练,更悟得‘镇煞’真意种子。此等进境,远超常人。看来,此地遗刻与你的体质,果然契合无比。”
我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只觉浑身充满了力量,连带着信心也增长了许多。我看向那面刻有雷霆镇邪图案的石壁,心中充满感激:“多亏了这前辈遗泽。”
墨先生也望向石壁,眼神深邃:“能在此地留下如此传承,这位前辈生前,必是惊才绝艳之辈。其所修雷法,堂皇正大,与我墨家某些典籍记载的上古‘神霄雷府’一脉,颇有相似之处。只可惜,传承早已断绝十之八九。”
神霄雷府?又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听起来便觉威严浩大。我默默记下。
“墨先生,您对‘天之痕’和‘镇煞箓’,知道多少?”我忍不住问出心中积压已久的疑惑。经历了这么多,我越来越感觉到,我身上的秘密,远比想象的更复杂。
墨先生沉默片刻,似乎在斟酌言辞。月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有些朦胧。
“我所知亦有限。”他缓缓开口,“‘天之痕’的传说,散见于一些最古老的残卷秘本中,说法不一。有言其为天道对逆天者的枷锁烙印,有言其为纪元更迭的预兆标记,亦有言……其与上古一场几乎导致天地重归混沌的大劫有关。而‘镇煞箓’,据传便是应对此劫的关键之一,乃是以无上雷霆正气,镇封天地煞源的无上法门。但具体为何,如何修炼,早已湮没于历史长河。”
他看向我,目光凝重:“你身负异象,又得石室传承,与这两者皆生感应,绝非偶然。这既是莫大机缘,亦是万钧重担。未来之路,必是荆棘密布,步步杀机。”
我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我明白。”既然逃避不了,那就只能面对。至少,我现在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等待救援的累赘了。
“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实力。”墨先生话锋一转,“此地虽好,却非久留之地。禁地深处,必有更大机缘,也必有更大凶险。我们需早做打算。”
就在这时,我怀中的无字天书,再次传来了清晰的悸动!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温热,而是一种带着强烈指向性的牵引力,仿佛要脱离我的怀抱,飞向石室的某个方向!
我下意识地捂住胸口,天书的异常也引起了墨先生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