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要在三堂会审之前,悄无声息地将崔府翻个底朝天,找出并销毁所有可能危及皇权的“隐患”,尤其是那些可能与“前朝旧事”相关的文书证据。
这无异于虎口拔牙,既要快,又要绝对隐秘,一旦走漏风声,后果不堪设想。
洛九曦回府直接去了洛元春的书房。
兄弟二人在绝对安全的密室中商议了整整一个时辰。
最终决定,动用皇家暗卫中最擅长潜入、搜查的精干力量,由洛九曦亲自指挥,洛七带队执行。
行动时间就定在次日凌晨,人最困顿、戒备也可能最为松懈的时刻。
是夜,月黑风高。
被暗中围困多日的崔府,外围看似平静,内里却弥漫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数条如同鬼魅般的身影,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翻越高墙,潜入府内。
他们行动迅捷,目标明确,避开巡夜的家丁,直扑崔鹏的书房、卧房以及几处可能设有暗格密室的地方。
洛九曦坐镇在崔府外一条街的马车里,通过特殊渠道接收着里面的讯息。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每一刻都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在天际将将泛起鱼肚白时,洛七带着一身露水寒气返回,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沉甸甸的小铁箱呈给洛九曦,低声道:“侯爷,在书房地板下的暗格里找到这个,锁得很结实,属下未敢擅开。另外,在崔鹏卧房床头发现一处极隐秘的机关,后面是个小佛龛,里面供奉着一个无名牌位,看木料和刻痕,年代已久,不似崔家先祖。”
洛九曦接过那冰凉的铁箱,又听闻无名牌位,心中疑云更甚。
他立刻下令所有人撤离,不留任何痕迹。
回到靖北王府外书房,洛九曦屏退左右,只留洛七在侧。
他小心翼翼地用工具撬开铁箱上的铜锁。
箱盖掀开,里面并非金银,而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书信、账册,以及几卷用明黄绸缎包裹的卷轴!
他深吸一口气,先拿起那几卷明黄卷轴。
展开一看,瞳孔骤然收缩——这并非伪造的登基诏书,而是几份盖有先帝玉玺、但笔迹与官方存档略有差异的边境军力部署图和中书省草拟的、关于几位皇子封地及权力的“密议”副本!
这些东西若流传出去,足以让人质疑当年许多重大决策的合法性与隐秘性,同样能掀起滔天巨浪!
他又快速翻阅了那些书信和账册。
书信多是崔鹏与各地门生故吏、乃至一些边镇将领的私密往来,其中不乏结党营私、干预地方政务的证据。
而账册则清晰地记录了一笔笔来路不明、数额巨大的资金流向,最终都指向了那几个与北狄有关的皮货商行,坐实了他通敌资敌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