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拔营当日,晨曦微露。
皇帝御驾亲征的凯旋队伍已然列队整齐,旌旗招展,甲胄鲜明,虽经大战,士气却空前高昂。
洛九曦一身锃亮戎装,骑在矫健的战马上,位于御驾之侧,回望了一眼这片他曾浴血奋战、如今已插满南月旗帜的土地,目光坚毅,随即勒转马头,面朝南方。
“启程——回京!” 随着响彻云霄的号令,庞大的队伍如同苏醒的巨龙,缓缓开动,踏上了归途。
马蹄声、车轮声、以及将士们压抑着兴奋的交谈声,汇成了一曲胜利的凯歌。
与此同时,京城的洛府,早已接到了北疆大捷、元帅即将随驾凯旋的喜讯!
整个洛府张灯结彩,下人们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喜悦。
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兮梦,她抚着高高隆起的小腹,听着紫玉和碧玉兴奋地描述着外面街巷是如何准备迎接王师的热闹场景,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那是喜悦,更是骄傲。
“嬷嬷,快去再清点一下库房,看看还有没有好的皮毛,给夫君做件新的大氅,北疆苦寒,他定是辛苦了……还有,晚上的菜肴多做几个九爷爱吃的……”
她絮絮叨叨地安排着,仿佛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雀跃与紧张。
洛老太太也是整日笑得合不拢嘴,拉着才老太太的手,反复说着:“回来了就好,回来了就好!九曦立了大功,明义那孩子也有了出息,我们洛家……真是祖宗保佑啊!”
府内一派喜气洋洋,等待着英雄的归来。
而在路上的南月帝,却在想着回京后要如何封赏。
洛元春监国有功,洛九曦战功赫赫,洛明义年轻有为,还有那个身世有些特殊却聪慧的洛明远……他手指轻轻敲打着龙案,一份厚重的、足以彰显皇恩浩荡、也能平衡朝局的封赏名单,已初具雏形。
他深知,如何奖赏功臣,同样是帝王心术的重要一环。
北狄境内,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
阿史那顿龟缩在野狼原,舔舐伤口,听闻南月皇帝和洛九曦已然凯旋,只留下镇国公和那个洛家小子,心中又是愤恨又是松了口气,至少,南月暂时没有继续北进的意图。
勃日帖占据着月光河谷,一边安抚着精神恍惚的阿史那云,一边警惕着秃鹫岭的阿史那隼和南月的动向,处境尴尬。
阿史那隼则乐得看到南月主力撤离,与镇国公派来的使者虚与委蛇,暗中大力发展与南月的走私贸易,壮大自身,野心勃勃。
辽阔的草原,暂时陷入了一种微妙而脆弱的平静之中。
凯旋的队伍浩浩荡荡,一路向南。
沿途州县,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欢呼声震天动地。
洛九曦骑在马上,看着沿途熟悉的南月山水,看着百姓们真挚的笑脸,只觉得所有的牺牲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他归心似箭,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妻子温柔的笑靥、长子明远懵懂的眼神,还有那未出世的孩子……
家国天下,此刻在他心中无比清晰地融为一体。
他为守护这片土地而战,而这片土地上的那座府邸里,有他誓要守护一生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