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不起眼的小院,青砖灰瓦,门庭冷落,与李公公曾经在宫内的地位似乎有些不符,但也正符合他如今低调避世的处境。
洛三没有走正门,而是绕到后院墙根下,仔细听了听里面的动静,确认无异后,才如同一片落叶般轻飘飘地翻墙而入,落地无声。
院内比外面更加安静,只有一间厢房亮着微弱的灯火。
洛三屏住呼吸,如同狸猫般贴近窗根,用手指极轻地叩了叩窗棂,发出约定好的三长两短的暗号。
屋内原本微弱的灯火晃动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低沉而警惕的询问:“谁?”
“有要事求见李公公。”洛三压低了声音,隔着窗户说道。
屋内沉默了片刻,接着是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房门被拉开一条缝隙,一张布满皱纹、却眼神清亮的脸探了出来,正是李明耀李公公。
他穿着寻常的棉布中衣,外面随意披了件外袍,手中却谨慎地握着一根沉手的铁尺。
借着屋内透出的微光,李公公上下打量着洛三这个不速之客。
“你是何人?翻墙而入,有何要事?”李公公的声音带着久经世故的沉稳和怀疑,并未轻易让洛三进屋。
洛三也不废话,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那张折叠好的纸条,却没有立刻递过去,而是低声道:“小人奉家主之命前来。家主言道,若非十万火急,绝不敢惊扰公公清静。此事关系重大,关乎一位朝廷重臣的生死,乃至国体安稳,务必请公公亲呈御前。”
他刻意提到了“朝廷重臣的生死”和“国体安稳”,让李公公的神色瞬间凝重起来。
李公公的目光落在洛三手中那张普通的纸条上,沉吟片刻,并未伸手去接,而是反问道:“你家主人是谁?何以认定咱家能递话到御前?又凭什么让咱家相信你?”
洛三知道这是关键,他深吸一口气,说出了洛九曦交代的、最能打动李公公的话:“家主姓洛,家主让小人转告公公一句话:‘太后娘娘仙去前,曾言宫中旧人,唯来顺心性未泯,可托付一二。’”
“太后娘娘”四个字如同惊雷,在李公公耳边炸响!
他浑身猛地一颤,握着铁尺的手都抖了一下,眼中瞬间充满了难以置信和追忆之色。
太后是他旧主,对他有知遇之恩,这句话更是太后极其私密的评价,外人绝无可能知晓!
这句话,比任何身份证明都更有分量!
李公公的脸色变了又变,眼中的警惕渐渐被一种沉重的责任感和决然所取代。
他缓缓松开了握着铁尺的手,沉声道:“东西拿来。”
洛三这才将纸条递了过去。
李公公接过纸条,并未立刻打开,而是就着门缝透出的微光,先仔细检查了纸张和折叠方式,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小心翼翼地展开。
当他看到那潦草虚弱的字迹,尤其是角落那个极其隐秘的暗号标记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