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快别提那穆南萧了!听说他本来就是个见色起意的主儿!当初就跟那个庶出的二小姐不清不楚、勾勾搭搭的,这才寒了沈大小姐的心……”
众人的议论声清晰地传入耳中,沈兮梦却恍若未闻,她看着自家几个昂首挺胸、扬眉吐气的丫头,只是微微一笑,伸手拉过抱着走马灯、一脸崇拜看着自己的弟弟沈言卿,柔声道:“言卿,这灯会还长着呢,咱们去那边街上看看,还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给母亲和姨娘也带些回去。”
说罢,她便在一众或惊艳、或赞叹、或好奇的目光注视下,领着弟弟和丫鬟们,如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翩然离开了猜灯谜的场地,走向了更热闹的美食街巷。
他们身后,那些议论还未停歇,转而变成了对侯府众人的赞叹:“瞧瞧,侯府的这位二公子,年纪虽小,却已是彬彬有礼,相貌俊俏,将来必定也是个风流人物!”
“何止公子啊!你看看人家侯府的那几个大丫鬟,那通身的气派,那穿戴打扮,言行举止,比一般小户人家的小姐也不差什么!”
“啧啧,不愧是侯府世家,这底蕴根基在那儿呢。就算暂时沉寂些,那通身的教养和气度,也不是寻常暴发户能比得了的……”
走出一段距离,沈兮梦才侧过头,笑吟吟地看向一旁得意洋洋的碧玉,打趣道:“怎么样?这下可满意了?”
碧玉俏皮地吐了吐舌头,脸上笑开了花:“满意!满意极了!看以后谁还敢胡说八道!”
众人闻言,都忍不住轻笑起来,融入了这满城灯火和欢声笑语之中。
几人在热闹的东大街逛了一大圈,手里提满了各色小吃、精巧的玩意儿和赢来的花灯,直到夜色深沉,才意犹未尽地走向停靠马车的小巷,欢欢喜喜地回到了定远侯府。
府内,洛氏和陶姨娘都还未歇息,特意等着他们姐弟归来。
沈言卿兴奋地将那盏华丽精致的走马灯献给母亲,又将另一盏可爱的兔儿灯送给了陶姨娘,把两位长辈哄得眉开眼笑。
洛氏笑着让人端上一直温着的热元宵,招呼道:“快都来吃点元宵暖暖身子,一人少吃两个,夜里积食。”
沈兮梦和沈言卿在母亲房中坐了一会儿,说了些灯会上的趣事,见时辰不早,才各自回了院子。
沈兮梦刚踏进揽月阁的院门,便见刘嬷嬷从偏房快步出来,对着她使了个眼色,压低声音指了指正房方向,悄声道:“姑娘,九爷来了,在屋里呢。”
沈兮梦会意一笑,将手里大部分小吃食都交给了刘嬷嬷,让她分给院里没能出去玩耍的小丫头和婆子们。
她自己只提着那盏小兔灯和那包点心,轻轻推开了正房的门。
屋内烛火温暖,洛九曦似乎等得久了,正半倚在临窗的罗汉床上闭目养神,听到开门声,他睫毛微颤,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扭头望来。
只见门帘轻动,一个窈窕的身影携着一身清冷的夜气与淡淡的灯火喧嚣走了进来。
她身上那件大红羽缎斗篷尚未脱下,衬得她肌肤胜雪,眉眼如画。银狐风帽边缘的软毛蹭着她的脸颊,更添几分娇憨。
许是走了些路,又或许是被外面的热闹所感染,她双颊泛着健康的红晕,眼眸亮得出奇,如同浸在水银里的黑曜石,流转着灵动欢快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