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大夫步履匆匆地踏入静澜院,身上还带着冬夜的寒气。
屋内烛火温暖,洛氏正坐在暖榻上看着账本,见他这个时辰突然过来,脸上不由露出惊讶的神色,忙放下手中的册子,关切地问道:“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可用过晚膳了?”
祁大夫站在门口,先敛了敛身上带来的冷气,这才走进内室。
他脸上原本凝重的神色在见到洛氏的那一刻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温和笑意,道:“刚从城外庄子上回来,还没顾上吃。想着顺路过来给你请个平安脉……不知能否叨扰一碗打卤面?”
“打卤面”三个字一出,两人几乎同时都怔了一下,随即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在药王谷那些简单却安宁的日子。
那时洛氏身体稍好些时,偶尔会亲手和面,祁大夫则在一旁帮着烧火,灶膛里的火光照亮彼此安静却默契的侧脸。
一碗热气腾腾、卤汁浓郁的打卤面,成了他们难得的美好回忆。
洛氏眼底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便恢复如常,立刻转头吩咐门口的丫鬟:“快去小厨房,让她们立刻做一碗打卤面送来,卤子要现炒的,多放些蘑菇和牛肉丁。”
丫鬟领命快步退下。
祁大夫先净了手,坐到洛氏身边,仔细为她诊了脉。指尖下的脉搏平稳有力,显示着她的身体正在逐步康复,他紧绷的心弦这才稍稍放松。
收回手,他似是随意地问道:“梦丫头的嫁妆……都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都差不多了。”洛氏笑道,“许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库房里都有,我又照着单子给她添了两成,务必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
祁大夫点了点头,沉默片刻,从随身的衣袖里取出了一个小巧的锦囊,从里面拿出两张面额不小的银票和一张叠得整齐的地契,轻轻推到洛氏面前的炕几上。
“这是我……给梦丫头的一点添妆。”他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洛氏一看那银票的面额和地契上标注的田庄位置和亩数,立刻摆手推拒:“这太贵重了!使不得!她那边我已经准备得足够丰厚,不能再要你的东西。”
祁大夫却态度坚决,他看着洛氏,眼神认真:“这是我给我徒弟的。我是她正经磕头拜师的师父,给她备些嫁妆,是天经地义、应该应份的事情。你务必替我转交给她。而且我无儿无女,留着这些身外之物,也无用。”
洛氏看着他坚持的神色,又看了看那银票和地契,心中百感交集。
她明白这不仅仅是“师父”的心意。
犹豫片刻,她终是轻轻叹了口气,不再推拒,将东西仔细收好,唇角重新漾起浅淡的笑意:“既然如此……那我就替梦儿谢谢你这个师父了。这份心意,她一定会铭记在心。”
祁大夫见她收下,似是了却一桩心事,神色轻松了些许。
他起身收拾好药箱,动作却有些缓慢,仿佛还有什么话难以启齿。
洛氏是何等心思细腻之人,她静静地看着他低垂着眼眉,收拾东西的手指似乎带着几分迟疑,全然不似平日利落。
她脸上的笑意慢慢敛去,心中升起一丝不安,轻声问道:“你……是不是还有什么话要跟我说?或者……有什么事,在瞒着我?”
祁大夫手上的动作猛地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