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氏和沈兮梦象征性地去正房看了看依旧卧病在床、神志昏沉的定远侯,对近身伺候的碧荷和翠柳重重赏赐了一番,叮嘱她们好生照料。
陶姨娘是个极有眼色的,早在接到她们要回来的消息那天,就立刻主动从主院静澜院搬回了自己原来偏僻些的院落,并派人将静澜院里外外彻底打扫收拾了一遍,连冬日里取暖的火墙都提前烧得暖烘烘的。
房间里摆放着开得正盛、清香扑鼻的水仙花,小厨房里也备好了各色精细的点心和菜肴,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周到。
洛氏巡视了一圈,见各处整洁温暖,并无怠慢之处,心下满意,便吩咐下去,给侯府上下的仆役都按等级发了赏钱,算是犒劳他们这段时日的辛苦,也重新立一立主母的威信。
回府安顿下来后,洛氏便雷厉风行地开始操持起来。
她将府中中馈和对牌钥匙依旧交给陶姨娘掌管,让她着手准备年节事宜,自己则开始集中精力,亲自为沈兮梦清点、筹备嫁妆。
而沈兮梦,也搬出了绣架,开始一针一线,为自己绣制那寄托着无数憧憬与幸福的嫁衣。
侯府看似恢复了平静,内里却为即将到来的喜事而悄然忙碌着。
腊月二十五,年关将近,洛九曦的任命终于尘埃落定——兵部司员外郎,从六品。
这道任命虽在预料之中,却仍在朝堂内外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波澜。
一时间,京城各处茶楼酒肆、深宅后院,议论纷纷。
流传最广的说法,便是洛九曦此人乃新帝登基后迅速崛起的“新贵”,不仅有位居阁老的亲大哥洛元春在朝中鼎力扶持,更有担任文尚书院院长、门生故旧遍布朝野的二堂兄为其摇旗呐喊,再加上洛家那富可敌国的雄厚财力作为后盾……种种因素叠加,使得几乎所有人都认定,洛九曦的未来绝不止于此,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接替其兄,成为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一时间,洛九曦成了京城最炙手可热的人物,各家宴会的请柬如同雪片般飞入洛府。
起初,洛九曦对此烦不胜烦,谁家的帖子都懒得理会,只想守着金矿和妻儿图个清静,却被洛元春和洛老太太轮番训诫了一番。
洛元春道:“为官之道,并非只埋头做事即可。这些应酬往来,虽是虚礼,却是维系人脉、探听消息、乃至避免无端树敌的必要手段。你如今初入仕途,根基未稳,若一味特立独行,将来不知何时便会被人暗中下绊子,到时只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洛老太太也劝:“知道你嫌那些人虚伪客套,可这世道便是如此。你大哥说得对,该去的场面还得去,哪怕只是露个脸,混个脸熟也是好的。总不能让人说你洛九曦刚得了势,便眼睛长到头顶上,看不起同僚吧?”
洛九曦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参加了两三场宴会。
果真如他所料,席间尽是些言不由衷的吹捧、拐弯抹角的打探、以及皮笑肉不笑的寒暄,直让他觉得味同嚼蜡,浑身不自在。
勉强应付了两回后,他便再也提不起半分兴致。
这日夜里,他索性躲了出来,径直去了定远侯府寻沈兮梦。